社会热点

也谈范雨素:没见过美,谈什么审美

2017-04-29  本文已影响111人  若蝶翩翩
也谈范雨素:没见过美,谈什么审美

作者:若蝶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网络时代,莫名其妙一夜暴红还是有的,这不一个叫范雨素的农民就踩了狗屎运。

这几天连续被一篇叫《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刷屏,终于忍不住点开。

看完有什么感受?讲真,和作者的文笔一样,平淡。

像我这样一个泪点极低的人,看完心头竟然没激起一丝涟漪,我不知道那些说感动得泪流不止的人,眼泪哪来的?

在我看来很普通的一篇文章,但看下面的评论,有大跌眼睛的感觉。有人评论:“这就是让靠笔吃饭的人会绝望的文字,一辈子也追不上”。我想问一问评论者,什么地方让靠笔吃饭的人绝望了?讲真,不是她的文字让作者绝望,而是读者的认知让写作的人绝望。

整篇文章说朴实自然的确一点不为过,但谈到有多少文学性,我真没看出来,至少我丝毫没有惊艳的感觉。

作者是不是真有写作才华,就这篇文章来说无法看出来,除非她用持续的更好的文章来证明。有人感叹诗歌出了个余秀华,散文出了个范雨素。余秀华不是仅靠去睡你一首诗火的,她在诗歌上面的确是有点天赋。而范雨素的这篇文章如果说是散文中的精品,我想说,那散文还有希望吗?

知名的自媒体大伽和菜头,在文章里讽刺盛赞这篇文章的读者,他写道:我不能忍受顿顿吃洋芋的日子,来到了北京。我想写一点文字,这件事情比较简单。因为你只要会把文章分成很多段,就像是我家乡的坡地,大城市的人开车路过看了会觉得很美,他们看了这样的分段,也会觉得文章很美。因为他们不会分段,他们写140个字都很艰难。

和菜头还感慨道:你看看如今这些人文字上的审美,简直是绝望到让人狂笑。

这让我想起一句歌词:男人久不见莲花,开始觉得牡丹美。

在全民刷屏,快餐文化当道的今天,大家已经见不到美的文字了。没见过美的,谈什么审美?

而遭成这种现状的,自媒体人也难逃责任,你们不再去写美的散文,难怪别人的文章一出,就有一批人叫好,这时你又惊讶道,这也叫好文章呀?但想一想,是谁拉低了读者的眼界呢?

讲真,报刊上发表的纯文学,水平高多了,可读者就是不买账。我始终认为这是个曲高和寡的问题。

前几天和一家知名杂志的编辑聊天。她说:纸媒的生存状态很难,现在人太讲究实际了,都很难静下心来去仔细品读一篇文字,现状是纸媒在艰难的坚守。如果纸媒也坚持不下去了,文将不文。

我说如果纸媒也去跟风,我担心文章的质量会下降,当代还能出朱自清林清玄这样的散文大家吗?

她回答:不用担心,已经在下降了。

就我本人的看法,范雨素这篇文章能火,完全在于媒体的推波助澜,与文学根本无关,因为它根本谈不上是惊世之作,连作者自己也表示完全没有意料到。

看看媒体都做了什么,马上釆访报道,邀请出书。真的是因为发现了一位天才吗?完全不是,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增加自己媒体的知名度和阅读量,借此为自己争取实惠,所以被捧不是你真的有价值,而是你有被利用的价值。

同时范雨素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各个自媒体人是功不可没,就拿和菜头来说,虽然他写的是批评文章,但还是替范雨素做了广告,一个自媒体大伽的粉丝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呀,这是多么大的广告效应。这么多自媒体人都在蹭这个热点,范雨素想不火都难。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认为这篇文章亲切,因为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差不多,读起来流畅不费劲儿,所以就拚命鼓掌。而文字流畅是文章的最基本要求,一篇好的散文一定是有生命力的,需要时间去证明。那些精典的散文能经久流传,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对于读者的疯狂,范雨素本人却很冷静,有记者问她::文章走红会改变你以后的生活吗?

范雨素回答:我不相信它会有什么改变,我年龄大了没有什么痴心妄想了,我只希望这件事能尽快结束。我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我不适应有这么多人关注我。我对文字没有自信,我也没想过靠文字改变生活。

但愿范雨素的名字还能常常被大家提起,而不是网络上的一颗流星,瞬间照亮的只是它划过的那片区域。最后友情提醒一下大家,请保姆可千万别请写字的,当心暴露隐私,呵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