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讲国学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
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就叫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注释: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得:处事合宜。
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兴旺发达。
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致其知: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格物:认识、研究事物。
庶人:指平民百姓。
壹是:一概,一律。本:根本。
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里讲到本末是从物上讲,终始是从事上讲。能够知道先后就近道。朱夫子《章句》解释当中也很简单,只有几行字,他讲到,「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这是按照前文的意思讲下来。前文两节经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两节经文,底下这一节是属于小结。
所以『物有本末』这个本,朱夫子说是明德为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根本。新民,这是帮助民众也来明其明德,恢复自己本性的本善,这个是新民,这是枝末。像一棵树似的,它有根,明德是根本,新民是枝末。在事上,事上是你去修行。明德是我们讲到自性它有的性德,人人本有,但是你不去修不行,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修的这个是事,『事有终始』,始是开始,终是最后圆满。开始是什么?前一节经文讲的「知止而后有定」,知止是开始。朱夫子讲知止是说志有定向,立定志向,成圣成贤,这是开始。所以学贵立志,志要是不立,什么都难了,不能成就。所以知止就是立志,立志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成大圣。真正去修行,依教奉行,最后必然是能得,得到圣人的境界,这是终,圆满。
我们最重要的是知道先后的次序,本、始,这个要先做。本是什么?明德,我们先要自己自明其明德,这个要先,不是先帮人家明其明德。自己还迷惑颠倒,怎么能够帮助人明白过来?古人讲的,己之昏昏,使人昭昭,可乎?自己都昏昏然,能够让别人清楚明白,不可能!所以本是自明其明德,这个先做。始是什么?知止,立志要先做,这个是先。末终所后,末是新民,帮助民众,帮别人的事情应该放在自己修行之后。佛家也是如是说,自己未度而能度人者,无有是处。你自己都没有觉悟,你去帮助别人觉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我们有慈悲心,有仁爱心,希望帮助民众,但是必须要从自己修身下手。自己先明其明德,方能帮人明其明德,这是新民,是末,这个放在后面。这个终是讲能得,能得是你真正证得圣人的境界,朱夫子讲的得其所止,就是你得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了。那你下手处不可能马上得到,还要循序渐进,先要立志,然后修行。修定而后有静,而后有安,而后有虑,最后才能得。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叫『近道矣』,这个道就是大学之道。近道,说明你走的道路是正确的,遵循着这个道路走,最终能走到终点。这节经文是小结,总结上面两节的意思。朱夫子这个解释非常简单,蕅益大师的解释就深刻、就周详。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解释,他说,「盖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这节经文实在讲不是朱夫子所说的总结上文,而是启示下文。因为下文里面讲到所谓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最后讲到致知在格物,格物是根本。这个物,这里讲物有本末,这个物就是底下讲的格物之物。这点朱夫子没有解释出来,蕅益大师解释出来了。什么是物?我们如果迷了明德,就是我们本有的明德现在不明,现在迷惑颠倒,就是迷失了自性,那迷失自性会是什么样的?他会起妄想分别执着,他会起心动念。这一起心一动念,心就开始变现境界,这是迷的一个样子。所以说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幻成是本来没有的,现在变现出来。就像人作梦,梦中的境界不是实有的,是幻有的,是我们作梦的那颗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在梦中的身、梦中的家、梦中的国、梦中的天下,不都是幻成的吗?梦幻而成。梦中如是,眼前境界也如是,正因为我们迷了明德之后产生的现象。幻成身就变现出自己的身体,这是正报;幻成家国天下,这是依报,这些统统叫物。
所以物不是讲的明德、亲民、至善这个物。按照朱夫子解释说,明德为本,新民为末,好像物就是明德和新民,这个说不过去,这个怎么能叫物?这个说事还有可能,说物说不过去。这里物有本末,证明不是小结上面的经文,而是启下面的经文,启格物的物,启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些事。事有终始,这个事,是讲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不是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是讲这个。知止到能得是讲你境界,不是你修行的事。蕅益大师比朱夫子看得更深刻。
我们来看下面讲什么是事。蕅益大师说,「既已迷德成物,且顺迷情,辨其本末,返迷归悟之功,名之为事」。我们现在明德不明,迷失自性了,刚才讲迷失自性的样子是起心动念,于是就变现境界。如果在这个境界当中还会起分别,就变现出十法界;如果分别里面再加上执着,就变成有六道轮回。如果执着里面还执着恶,就变成三恶道;如果执着善就变成人天善道。六道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天、人、阿修罗这三善道,看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我们迷的程度如何。儒家讲的执善而行,执是固执在善上,这变成什么?能够生人天。如果这个善执着的话,不能脱离六道轮回,那还不叫至善。至善是六道脱离、十法界也脱离超越了,忽然超越十法界,回归一真法界,回归自性。
所以迷了明德就成物,幻成家国天下的物。既然成物了就变现出境界,宇宙生成,要怎么办?圣人教导我们,慢慢的回归自性也要有个终始、本末、先后,这是顺迷情。因为我们凡夫是迷,迷了以后你要教导他,必须顺着他的迷情;你要一下子讲真如自性境界里面的这些话,他听不懂,你得随顺他的境界,就要辨其本末。本来本末是一不是二,终始也是一不是二,但是他不能入不二法门,你非得要给他讲本、讲末,把它分辨清楚,目的没有别的,返迷归悟而已。悟了之后,他知道本末一如,终始同时,没有先后,这叫一真法界。所以修学对凡夫来讲有次第,这就是大学之道是有次序的,这叫事;而在圣人的境界上圆融,《华严经》里讲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事上有次第,实际上性上没有次第。就像刚才讲的,一念之间忽然超越,同时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证得了。
底下说,「既向生灭门中商搉修证,须知有终始。始宜先,终宜后」。凡夫迷了以后就有生灭的现象。生灭对生命来讲,人、动物、有生命的众生,他有生老病死;对植物而言,有生住异灭;对矿物、对山河大地、自然界的现象而言,它有成住坏空,宇宙里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大至星系、星云,小至原子、粒子都是有生有灭。所以凡夫就在这生灭当中,要跟他讲修、讲证,确实要有次第才行,否则他入不进来。他要有个起始,因为有生灭,生是起始,灭是结束,他们习惯了这样的逻辑、这样的概念,所以你也得跟他随顺着他的迷情来讲终始,什么先做,什么后做。始宜先,开始的那个先做,最终的后做。什么是起始,什么是结束、圆满?蕅益大师给我们揭示出来,说「古之欲明一节,知所先之榜样也;物格一节,知所后之成案也」。
这是讲到下面经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这一节一直到「致知在格物」。这一节的经文是告诉我们要先做哪些事,一直往前面推,推到格物,格物最先做。所以,知先之榜样,就是你知道最先做的是哪桩事情。所以不是朱夫子所说的那个「知止为始」,当然他这么说,勉强也能说得过去,可是不是《大学》原文的意思。他没有真正弄清楚,他以为这节经文是承上的,实际上这节经文是启下的,它讲到终始,始在格物,最初要做的是格物,格物才是根本。所以物有本末,底下讲的本是什么?物之本是身,《大学》经文讲得很清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物包含身、家、国、天下,本在哪里?身是本,家国天下是末。所以事上是你修行有终始,修身是开始,对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而言,修身是先做,先修身而后才能齐家,而后才有治国,而后才有平天下。修身还有根本,是什么?想修身,你先得正心,心是身的根本,当然心就不能说它是物了。正心还有最初的下手处,诚意;诚意还有最初下手处,就是致知;致知在格物。你看看这个事有终始,给我们分判,判到最后,原来格物才是根本。所以底下第二节的「物格而后知至」,这段一直讲到「国治而后天下平」,最后讲到天下平,这是最后,事有终始这个先后次序我们就明了了。
杨秀和,(笔名:晓阳)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杨秀和老师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杨秀和老师曾在《中华志愿者》、《采风中国》、《河北当代书画》、《中国周刊》、《聚焦当代艺术》等杂志发表作品,2021年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杨秀和教授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中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中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笔墨横姿、笔力劲挺、笔力险劲、笔酣墨饱。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春蚓秋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笔扫千军。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笔老墨秀、一字见心、丁真楷草、丁真永草。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下笔风雷、大气磅礴。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气韵生动、气韵流畅、风格秀媚、风姿多变。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平和畅达……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如行云流水,落笔似云烟。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又归于虚旷。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中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自幼喜爱书画,坚持50年临池不缀。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比较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