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生人生无忧·日更

为你自己活一次

2019-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旋木i

一个人到死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他估计会疯掉。

但这不是学校里老师的授课内容,所以只能我们自己去探索。

一直很喜欢脱口秀大会的池子,最近他参加了姜思达的新综艺《仅三天可见》,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夸一个人真实很没有必要,因为这就好像在说,这个橘子好有橘子味哦。”

人们赤身裸体的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与人的界限开始模糊了起来。统一的学习教材,统一的习题答案,统一的服装,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被标准化,而却很少被教育,做真实的自己有多么宝贵。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攻克一张又一张复杂的试卷,但当问到自身,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什么样的人时?很多人却踌躇起来,不知道该怎样解这道谜题。

为你自己活一次

Part1

如果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那就只能让别人随意的评判你。

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在快男上看到华晨宇时的的感受,他带来的一首原创,只有音乐,没有歌词,而且音调还有些奇怪。

他被评委打断,被观众质疑,但他并没有因此怀疑自己。

一路披荆斩棘,最后一首《亲爱的小孩》惊艳全场,也因此夺冠。

在那之后,我一直在关注华晨宇。因为觉得他那么自我,那么特别。

后来他参加歌手,有人说他只是炫技,没有情感,只会飙高音,但他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风格。

因为他是华晨宇,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音乐。

而现实中呢?有些人会因为别人的非议大发雷霆,有些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迎合别人的喜好。

我们愿意花时间了解别人,却很少真正去探索自己。

Part2

加减乘除是知识,辨认情绪也是知识,不要因为自己的悲伤而悲伤。

朋友圈本来是一个记录生活的地方,可是近些年来,却觉得它已经开始变质。

它就像是一个精致的橱窗,每个人都想要展现最好的一面给别人看。每个人也都在窥探着别人的生活。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伤心失望的时候,发条沮丧的朋友圈,过了五分钟,又删掉。

也许他想得到某些人的鼓励却没有任何人回应,也许他害怕别人看到他多愁善感的一面,觉得他无聊。

这很正常,在当今这个社会,忧伤的另一个名字便是矫情。

但悲伤也是人情绪的一部分,就如同臭豆腐的臭也是它的一部分。

我们不会因为臭豆腐的臭而否认它的美味,那又为什么不能容许自己有悲伤呢?

没有谁是永远电量满格的小马达,所以不要仅因为你偶尔流露出来的低落就否定你全部的价值。

很喜欢蔡康永的比喻,他说坏情绪就好像电影里面的反面角色,它的出现只是为了增加一些冲突,使电影更加精彩,但它毕竟不是电影的主旋律,所以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待它表演完后,让它回后场休息即可。

所以,不要害怕生活中的悲伤。它只是为了让我们的幸福更加幸福。

正如同那句话,

没有黑影,你就感受不到亮光;

没有黑影,你就会把亮光视为理所当然。

Part3

让山是山,让我们是自己。

“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什么意思,做自己不可以吗?”约翰列侬这样回答老师。

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要有自己的理想,要以谁为榜样,成为像谁谁那样的人,我们不停的奔跑不停的追赶,在那个所谓理想的影子下,不知所踪。

不是说学习不重要,也不是说理想不重要,只是在生而为人的大前提下,找到自己做自己是不是应该是最基本的准则呢?

人的一生要披上很多外衣,有书本里学来的道理,有父母老师的谆谆教诲,还有社会无形的锁链和禁锢。

这些东西像是口袋里的石头,压得我们越来越重,但他们真的那么有意义吗?

人光秃秃的来,光秃秃的走。在时间的长河里,这几十年的生命真的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可于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只有一次享受生命的机会,每一分每一秒都失不再得。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越来越强大,让那些石头成为生命中的点缀,而不是负累。

做自己是很难的一门功课,但也是必修课,希望你我在年迈之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