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爱妈妈给我的启示
我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是六岁的小福原爱跟上海小学生打乒乓球比赛的录像,有一些感悟!
日本电视台全程跟踪拍摄了这场比赛。头顶天才光环的小女孩来到上海的一所小学,她的教练妈妈形影不离跟在身边。第一场,小福原爱跟同岁小男孩比赛大获全胜,人们鼓掌欢呼,她的小脸上也露出得意的笑容。然而接下来,比她大两岁的女孩子出场,轻轻松松击败了她。这时,可怜的小娃儿已经开始掉眼泪了,本能地跑向场边观战的母亲寻求安慰。然而母亲此刻的身份只是她的教练。教练妈妈手里拿着写得满满的记录夹,皱着眉头,口气冷峻地训斥她:为什么丢的都是不该丢的分?全都是发球出错,你到底怎么回事??。。。天哪,这一幕看得我目瞪口呆!这语气也太像我们身边(惭愧地说一句,其实也包括我)的普通鸡血家长了吧!只不过她鸡的是乒乓球,不是语数外。明明小女孩实力很强,已经可以轻松击败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了(PS那所小学是上海的一个乒乓球特色学校,能选出来对战日本孩子的娃娃肯定也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妈妈依然不满意,只会斥责她,因为输给了无论是年龄还是技术都碾压她的人。很讽刺,对吗?我理解,小女孩因为从小就显露天分,在妈妈的鸡血训练下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骄人成绩,妈妈对她的期望值必然会水涨船高,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竞技体育就是这样的残忍啊!高手过招,谁不刻苦呢,但最后的胜出者只能有一个。并不是她不够刻苦,不够努力。想想学生时代,那些无法战胜的超级学霸带给我们的挫败感和无力感吧!
有一部很火的纪录片,跟踪拍摄福原爱24年。其实,也相当于一个长期的教育实验了。我们看到,在教练妈妈日复一日的高压训练下,福原爱被激发出满满的战斗力,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名利的到来只是一个自然的结果。甜美乖巧的形象,一口流利的十级东北普通话,也在中国带给她居高不下的人气。喜欢的帅哥向她求婚就嫁了,一口气生了两个可爱的娃。日常秀秀恩爱就可以吸引公众眼球。即使退役,每年依然有巨额的广告收入。人生至此,似乎太圆满了?如果不是今年爆出的那么多风波内幕,我们依然会以为这个女孩子是令人羡慕的人生赢家。现在她身上的那些狗血剧,值得我们每个鸡血家长警醒并反思。那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相信每个家长都会说,希望孩子幸福。所以你要鸡娃,要她在学业上表现优秀,长大了有资格得到优秀稀缺的资源,过上幸福的人生,对吗?那么,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好的家庭,好像就没理由不幸福了吧。可是这些,福原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一搞定了,为什么还是过成了一地鸡毛的样子?我想来想去,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她其实没有妈妈!妈妈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依恋的对象,是我们一生的起点。我们需要从妈妈那里得到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爱,是满满的安全感,而不是那么多的挑剔、指责和压力。当妈妈兼起教练的那一刻,小福原爱实际上就失去了妈妈。她惶惑不安,无所适从。据说,从小她最担心的就是妈妈离她而去,所以她拼命要表现好,只为得到妈妈的赞许和爱。也许,讨好型人格就是这样形成的。当我们看到形象可爱,会说话做人的她在中国过得游刃有余,深受中国同行和观众喜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任何一件事都有着两面性,绝非全然的好事呢?
我也有一个女儿。我曾经也是个鸡血妈妈,自信凭我的能力,辅导个娃没有问题。我每天摩拳擦掌,定下详细的学习计划,手把手给她辅导功课。因为付出多,期待也多,所以会因为她做得不好而失望。我会责备她,甚至发火,我们的母女关系一度紧张而脆弱。现在我想明白了,渐渐开始放手了。因为我打算好好当个妈妈,不想再兼职当教练了。让专业人士去教她吧,我只需负责爱她。我希望她将来的成功,不仅建立在事业出色,衣食无忧上。更重要的,是拥有很多的爱,也认为自己值得这么多的爱,不会常常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所以,她不需要小心翼翼讨好谁去赢得爱,没有人可以PUA她,因为她很强大。渣男,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