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有人的班级管理

2023-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杜香开花2008

亲爱的陈宇老师,孙校长,工作室的伙伴,屏幕前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够有这样一个和陈宇老师近距离结束的机会,感谢陈老师来到直播现场,也感谢孙校长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感谢小伙伴的陪伴。

老师们,教育也好,班主任做管理也好,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学生,这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所以我们要做到目中有人。

从陈老师的这本书中,我也读到了他的理念,目中有人。

所以,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目中有人的班级管理。

我将从调查问卷,和奥卡姆剪刀法两方面来聊聊自己的看法。

先来看第一、调查问卷

在第一课,也就是本书的第7页陈老师写到: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掌握班级和学生的详细情况,获取信息的过程其实就是交流沟通,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也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起点,当我们充分了解了学生情况后,很多管理上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班主任要掌握学生情况的方法有:1.谈话2.进行问卷调查3.开座谈会4.书面交流5.网络交流6.家访

常规方法不需要太多技巧,但很有效,关键是班主任要有意识做,坚持做,比如在班级遇到问题时做个问卷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后再想对策。

班级在制定任何政策前都要调查情况,切忌拍脑袋决定问卷,调查法是快速获取学生信息的重要方法,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没有把握,需要一些信息作为行动参考,就不妨设计一个问卷,问一问学生。

陈老师在书中举例了关于作业问题的问卷调查,这份问卷提供的信息对班主任制定规则会有很大帮助。

问卷调查确实是个很有效,很实用的方法。我在刚接手四年级新班时也曾用过问卷调查法,当时设计问卷用的是问卷星。

为什么要做这个问卷调查呢?因为是新班,对学生不了解,班级的很多政策不知道该怎么制定计划,比如关于学生的阅读情况不了解,就没有办法制定具体的阅读推进策略,还有要了解本班学生将来的家庭作业有多少学生是家长没有办法关注的,有多少留守儿童等。

所以,设置问卷一是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班级、学生的情况二是为制定班级政策提供较为确切的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是记名的,也可以是不记名的,我选择几个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第一题得到的答案是百分之五十五的家长都很忙,这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没有太多时间关注,但是可以多和他们沟通,每天抽出十几分钟时间辅导孩子还是可以实现的。第二题百分之八十的都是母亲在管孩子,这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母亲管孩子大多容易情绪化,第6.7题,百分之四十多的学生家里有书,百分之四十多的学生有一些书,百分之十一的学生家里几乎没有书,关于孩子的阅读习惯,百分之四十的学生经常阅读,百分之四十二的学生有时阅读,百分之十八的学生很少阅读。从这两个题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班的阅读情况比我想象的要稍微好一点。但是对于很少的,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要多加关注,给他们提供书籍供他们阅读。我也根据情况具体制订了班级共读书目,阅读课用书和必读书目的计划,同时也提出了一年读200本书的挑战计划。当然我也期待着学期结束,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能够完成这个挑战。

我要聊的第二个方面是奥卡姆剪刀法,这是我第二次听到这个方法。第一次是郝晓东老师分享自己的工作方法时提到的,当时我只知道是要学会做减法。这一次从陈老师的书中读到了这个方法。

这个方法是有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的,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赠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陈老师进而指出这个必要是指与学生发展有关的事。

陈老师在书中举了这个案例:

书中讨论小组建设和班级保洁工作的内容,如果把保洁工作作为小组建设的一部分,就会既简单又高效,以小组为单位承包班级的保洁工作小组制定保洁职责,安排保洁时间以及进行检查与评价,所有管理流程都在小组内完成,小组进行自我管理,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学生的努力和团队意识,也会得到提升。

陈老师说这就是去中心化理念,一个班级不能只有班主任一个中心,当每个小组甚至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中心,有机会为自己做主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他们之间在以情感规则和文化相连接,整个班级就将是一个形散而神不散三的强大集体,班级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

目中有人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有效的管理。

老师们,目中有人,做智慧班主任,让我们一起努力。

再次感谢陈老师,孙校长,屏幕前的伙伴,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把麦还给主持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