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食物从哪来?这个纪录片让你大开眼界
每次吃饭的时候,尤其是包装食品,我都会好奇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本着对于食物的好奇,我在上周末神奇地发现了一部老纪录片,叫《食品科技》。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3d10d8d487ce9f5b.png)
《食品科技》这部纪录片是2010年历史频道推出的当红节目,共有10集,讲述了大众食品的来源以及制作过程。比如自助餐、美式中餐、棒球场零食、汉堡薯条等等,都由主持人带大家深入农田以及工厂的内部,一探究竟。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d39332513fe6bc64.png)
名副其实的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菠菜、洋葱、胡萝卜、桃子……这些我们能想到的水果和蔬菜,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从农民承包的果园或者菜地收获的。但是在《食品科技》这部片子里,我发现美国的农业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即使在种植这些我们看上去特别耗费人工的水果蔬菜,他们也有办法通过机器的运用提升效率。
比如小胡萝卜,全美99%的胡萝卜产量都来自于加州的Bakersfield这一个地方。其中的一个农场有75英亩(约150个足球场),他们依靠自动播种工具,每英亩(约200x200米的正方形)播种200万颗种子,能种出7万磅(约32吨)的小萝卜,基本上几天一台机器就能搞定。收割也是一样自动化,从地里拔起,叶子和根部分离,非常迅速。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29b3f4362d4aab0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6c6ec37ccebf909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7ffa4ce45bef5346.png)
再比如菠菜,在加州Coachella的海洋薄雾农场,他们的机械收割伴着人工。从早上6点半到下午3点,两台收割机搭配32名工人,可以收割到装满4500个纸箱。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54e61181ce667fc9.png)
更令人惊奇的是,为了配合机器以及菠菜比较脆弱,人工是跪着完成收割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fc17351e2ec0f00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c5e28a71906a8240.png)
美国的中部大平原,让规模化生产成为现实。一个地方的集中量产加上现代化的物流,让人们可以在各个地方的超市都享用到一样品质的农产品。
飞速的生产线和不可或缺的人工
我们不难想象,雪糕、披萨、热狗、啤酒、橙汁、番茄酱等等加工食品,是在一条飞速运转的生产线上完成的。这些机器完成着人工不能做到的精确和速度,而且可以一天工作20个小时。
比如美国最流行的鸡腿甜筒,每天工厂就可以生产30万支。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b52ed528771bc94a.png)
比如给土豆去皮的时候,不是用削或者揉搓的,而是用热空气吹,又快又好。
当然,在所有的生产线上,都少不了关键环节的人工付出。在美国李锦记的蚝油工厂,生蚝都是靠人工拨开的。没有一点技术,还真的做不到快准狠。150个牡蛎可以装满1加仑的桶,手最快的员工一天可以装40桶(一天开6000个牡蛎壳!)。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1781/7e96d74b9f0c33b5.png)
在制作啤酒花的初始种植步骤,工人要用极快的速度把绳子缠到6米高的主绳上。动作配合得当,一天2名工人加1名司机就可以完成11英亩(22个足球场)的面积。
在质检环节,机器会检测出空瓶,而人工会进行抽检。像番茄酱,会做一个粘度测试。
在机器和人工的配合下,才能完成无缝衔接的工业化生产线。
机械化背后的故事
美国的农业集中化极大地提升了农业产值,加上技术上的加持,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的农业出口国。一直以来,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在近几年的纪录片中,有抨击对于农民生存空间的挤压、批评食品的生产过程不卫生、资本对于金钱的贪婪而忽视人们的健康等等,这些可以说是机械化带来大量富余食物背后的结果,但机械化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相关法规的规范、对于不同业态的支持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会让机械化走上更利于民生的道路。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之路
说得远一些,我想到了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我们的吃到的蔬菜,都是靠周边大棚种植产生。虽然与美国的平原大规模种植不完全相同,但也是中国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和人员特征所发展出来的农业。而且在东北和华北平原,大规模农业种植也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举个例子,我的同事家乡在河南,他们自己家就购置了一台大型收割机,还可以租给附近的村民用,也是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对于大企业,就更不用说了。
希望中国的农业发展可以越来越好。我的下一步就是再多了解一下中国的情况,更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和养育我们的土地。(计划看看央视农业频道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