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错位营销引争议,文艺片是否活该小众?
预售票房1.6亿,首日票房2.6亿,这样的数字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部文艺艺术电影的票房成绩。
但事实上,这样的成绩正是来自毕赣导演的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
《地球最后的夜晚》定档2018年12月31日,在前期营销时打出“一吻跨年”的口号,并在抖音投放广告,吸引大量吃瓜群众来一起度过“2018年最后的夜晚”。
可是,就在影片上映的第二天,票房就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跌,单日票房只有1040万,创造了中国影史首次日票房最大跌幅。
随之而来的还有铺天盖地的差评,猫眼评分2.6,淘票票评分3.8。许多因为抖音广告而花钱买票的观众,感觉受到欺骗,怒打一星。
在我看来,“地球”这次的营销本身,并没有那么恶劣。一部电影的营销,本身就是应当起到导购的作用。况且一部好的电影,本身就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宣传方在影片上映之前,希望通过错位营销的方式,打破文艺片的受众壁垒,让这部电影被更多人看到,这样的做法本身无可厚非。
而且就我自身的观感,我最开始知道“一吻跨年”的概念,其实是透过一些影迷自发组织的观影团,希望将毕赣的粉丝组织到一起,进行一次有仪式感的跨年。但可惜的是,这个概念被放大之后,毕赣粉丝和普通观众之间无法兼容,普通粉丝觉得受到欺骗,没有看到预期的电影,而毕赣的粉丝失去了一个良好的观影环境,影院嘈杂,大批观众提前离场,导致观影体验极差。
对于这一事件,究其根本原因,我认为错不在营销本身,错在整个行业的急功近利。毕赣作为一个因文艺片而受到瞩目的新人导演,第二部长片就被赋予了如此大的投资,以至于如果影片如同普通文艺片一样上映,肯定难以收回成本。所以影片在宣传时,一直呈现出用力过猛的状态。从黄觉酒吧念咒语,到毕赣去上吐槽大会,再到最后“地球”被“一吻跨年”的营销反噬,导致最后,《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电影没有得到它应有的体面。
其实我们对于文艺片的营销,一直没有一个适当的方式。不管是之前姜文现身《创造101》宣传《邪不压正》,还是贾樟柯请来杨超越为《江湖儿女》站台,都显得非常尴尬。但在我看来,引起讨论总比无人问津要好。如果《地球最后的夜晚》这件营销事件能引发业内人的反思,思考文艺片营销的出路到底在哪儿,那么这个事件本身就是利大于弊的。毕竟,我已经忘了上一次我们大范围地讨论一部文艺电影,是什么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