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贞节第一部连载小说长篇连载:花贞节

花贞节.一(32)公开课学生刁钻,找出处闻道较真

2017-03-16  本文已影响105人  扶青

内容简介与目录

上一章:搞试点一带三年,求公平抓阄分班

第32章:公开课学生刁钻,找出处闻道较真

新学期开学不久十三中学校的侯书记和董校长接到市教育局的电话通知:要他们学校明天安排一堂高中语文观摩教学,说副局长宋天瑞亲自带人来听课,宋局长点名要王闻道讲,并要求听课的学生一定不是他带的班级。侯董二位不敢怠慢马上进行安排,董刚将王闻道叫到校长室,对他说:“王老师,明天要作你的课,市局领导带人下来听,来不及准备了,你就按正常的课时讲,别紧张就好。”

第二天由王闻道主讲的观摩教学课在十三中大教室进行。局领导、校领导、以及高中部语文老师都到场听课,学生是任成松教的二班。面对着这么多的领导和老师王闻道像平常一样轻松,课讲完了还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有学生举手站起来问:“王老师,方才你讲到大教育家孔子,说他讲的话很多都是至理名言。可他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是不是说明他鄙视妇女和劳动人民?”

王闻道说:“孔子的确说过这样的话,我国封建社会对妇女一直存有偏见,任何人说话都有历史局限性,圣人也不例外。另外小人不是指小人物,更不是指劳动人民,小人是指心术不正的人,这种人哪个阶层都有。当然啦,对于孔子的这句话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还有不同的解释。”

又有学生问:“王老师,您说,'开卷有益'这句话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的话,那是不是说什么书都可以读?”

王闻道没有犹豫,回答道:“这句话没错,开卷也有说成展卷的,展和开二字是指我们看世界、对知识探求的视野要宽、要全面。当然古代的书也不像现在这么多,现在科学分类很细,书也多如浩海,不要说全部,就是某个专业某一类型的书,穷其一生你也不可能读完,所以看什么书还是要有选择的。还有,这句话也不是针对所有人说的,试想一个刚认字的小学生就要展佛经的卷,开资本论的书可能吗?他看不懂,益从何来?对有能力,有精力的人来说多读一些书自然是有益的。”

又一个学生问道:“老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是谁说的?现在这话是否还有积极意义?”

王闻道说:“这是旧社会《神童诗》中的句子,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所作。立意不用我解释,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定说现在这两句话还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看你怎么理解了,我们可以舍弃它的原意,旧诗新解嘛。就是说现在你要在某个领域作出成绩,那么用什么方法呢?是靠自己摸索试验呢?还是先了解前人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也就是读书。我认为什么方法都不如读书,万般招皆下品,唯有先读书这招高,可能你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都搞不明白的问题前人早就彻底解决了。为什么现代人从小学到大学要读十几年甚至于二十年的书?就是因为用心读书是获得知识的最高明的方法。”

接下来一个学生问:“王老师,毛主席说,我们的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有分工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既然是这样那为啥级别越高的干部工资也越高?这怎么解释?每月一二百块钱的处长、局长硬说和每月三四十元钱的普通基层干部一样,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真实吗?还有,高级干部出差可以坐软卧普通干部只能坐硬卧这样的规定是不是显出有贵贱之分?”

王闻道笑了,说:“这位同学可能是搞错了,误把这堂语文课当成了政治课,这个问题应当由你们的政治老师来解答。不过我想,政治老师在回答你提出的问题之前一定会问:你父亲是高级干部还是一般干部?”

下面的学生都笑了。

不管学生提的问题多么的刁钻,王闻道都以他的学识耐心的一一予以解答。后排的宋天瑞和其他领导都不住地点头。

从高一一直带到高三,这样的安排很合王闻道的心意。他热爱班主任工作,喜欢他的学生,也羡慕他们,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能在和平的环境下安心地读书是件多么幸福的事!自从带了新班星期天他就很少休息,不是家访就是批改学生的作文,反正家里的事用不着他操心。

又是礼拜天,吃早饭时王闻道对敏怡和淑贞说:“有一句话我昨天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明白。”

朱敏怡问:“什么话?”

王闻道说:“你知道什么叫'大妙天下,小庙之人'吗?啊,大妙是美妙的妙,小庙是庙堂的庙。”

朱敏怡问:“这是谁说的?”

“我就不知道是谁说的才问你呀!”

“不知是谁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听到这淑贞忍不住插话道:“这还用问?一定是哪个学生作文里的话。”

闻道笑了说:“还是贞姐明白,这就是学生作文里的话。我一时不能断定这句话是不是典故所以那篇作文也没批。”

朱敏怡想了想说:“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明白,可仔细一琢磨又不大好懂,天下和小庙有甚么关系?”

闻道说:“是啊,我想他说的天下就是指社会,社会有时候不但奇妙而且大妙,小庙是指小团体小单位也可以是说小屋陋室,小庙里的人自然是小人物。这是他对自己的卑称,有点调侃的意思。”

白淑贞说:“天下常有一般人意想不到的奇异变数,小庙之人在遇到奇异变数时一定会觉得天下大妙。”

见敏怡发愣,她又补充道:“你们老朱家的朱元璋早年不就是小庙里讨饭的和尚吗?谁想到后来竟夺了天下做了皇帝?你说这天下是不是大妙?”

闻道笑道:“贞姐说的有道理,这天下还真是大妙。我这就去图书馆查查,看能不能把这句话查出来。”

晓晗和晓昕三姐妹听着大人们的谈话觉得新鲜,见父亲走了晓昕念叨:“大妙天下,小庙之人,哈哈,有意思。”

晓晴说:“哥,咱们都是小庙之人吧?你说将来咱们谁能赶上天下大妙?”

晓昕说:“你说反了,是大妙天下。”“没反,大姨说的是天下大妙。”

胖乎乎的晓晖说:“天下大妙咱们都能赶上。”

晓昕白楞了晓晖一眼:“你懂得啥呀,就跟着瞎掺和?”

“我咋不懂?”

“你懂?你知道啥叫天下大妙?咱爸咱妈都不懂你能懂?”

“我们都不懂,就你懂!”

王晓晗看着她们姐三个斗嘴只是微笑并不搭话,心想奇异的‘大妙天下’那是什么时代的故事,我们怎么可能赶上?就算是赶上了也不会发生在我们小人物身上。

王闻道在市图书馆查了差不多一天也没查到这句话,莫不说这句话真是学生自己杜撰出来的?

下一章:晓晗不与同桌语,矫枉过正不自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