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宽恕
一个健康的人生应该是自律并且懂得自我宽恕的。
要减肥控制饮食是对的,偷吃一口蛋糕就有负罪感就过分了;想要认真学习每天早起背书是对的,偷了一点小懒就满怀歉疚就不用了;想要存钱以期待未来更好的生活是对的,买了一条心仪很久的裙子后悔很久就不必了。
我们需要自律,可是需要的不是满怀负疚感的自律。
《少有人走过的路》里有一个案例让我触目惊心。一个姑娘每天把自己关在漆黑的房间里不与任何人接触,任何人的触碰都能让她崩溃,她坚定的相信自己很快就会死去,并且为此非常恐惧,不敢跟外界有任何的联系。只是她认为自己犯错了,没有成为她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着它的社会属性,人们会给这个角色赋予一个形象以区别于其他角色,比如说子女就应该孝顺,父亲就应该严厉,母亲就应该慈爱,孩子就应该天真活泼,成人就应该勤勉认真,这些都是外界对自我的刻板要求。
在我们小的时候,是通过外界对自己的认可来完成内心的建设的,长大以后,外界对自我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我们需要通过自我的认可来完成内心的重建。可是当我们的观念受到外界刻板要求影响与内心背离时就无法完成自我认可。
案例里的妹子就是这样,她从小被教育要对爱情忠贞,所以当她发现自己除了丈夫以外还会想着别的男人时,就陷入了自我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严重到她认为自己应该死去才能抵消自己的罪孽,所以她陷入了随时会死亡的深深的恐惧之中。
也许你会不可思议世界上面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圣经的众生皆有罪,藏传佛教的自虐式修行以求轮回,也许你也没听说过,“人生实苦”这句话你有听过吗?你有没有在幸福美满的时候惴惴不安地告诉自己,月满则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安于那些可能会到来的不幸。
因为我们都在少年时被教导该怎样走过这一生,而后的生活千差万别,与心中那个被灌输的概念无法相容,不是说那些道理不对,只是所有的道理都比不上自己重要,只有打碎原有的盔甲才能在废墟的滋养下重获新生。
所以暂时无法变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并不要紧,认可自己,坦承缺点,再去努力,学会接受自己,宽恕自己,认识真实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