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 读《看见成长的自己》
几年前应届毕业开始在校招中找工作时,面对每天被面试官挑剔、评头论足,一度觉得非常沮丧,感觉自己就像路边的一条野狗,被人随意逗弄一番再一脚踢开,非常地沦落。
虽然大部分同学也都有同感,在开始找工作不顺利时抱怨一番,但班上有少数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互助小组,互相模拟,帮助提出问题,做好反馈并积极改进,以期后续能够更游刃有余。
当初,我认为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反应的是不同人对待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也就是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准备做得足够的人,结果总是不会太差,功不唐捐嘛!
类似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中发生过许多,面对近乎相同的事,似乎总有好多人能轻易处理得比我好很多。我曾把这种差距归结为我才能上的欠缺和态度上的疏漏,《看见成长的自己》说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思维模式为我们塑造了完全不同的心理世界,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仔细想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状态,觉得真是处处有印证,时时有开解。
思维模式决定了你能否成为自己希望成长的人。我们常说定义更好版本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就是一个转变和重塑自己思维模式的过程。
一.思维模式的分类和特点
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僵固式思维,一种是成长式思维。它们反映了我们对于智力、能力、性格等是否可以改变的基本看法。
成长式思维观念的基础是,人的基本品质可以通过努力得以不断培养和提髙。尽管人们在任何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同——包括天生的才能和资质,或兴趣和性情气质,但每个人都能通过实践和体验得到改变和成长。
僵固式思维认为,人的思维特征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成功就是要证明你的聪明才智从而兑现自身的价值。
基于此,两种思维模式在面对问题时,表现了完全不同的特点:
对待挑战:
— 成长式思维:会主动出击拥抱挑战,得到自我提高
— 僵固式思维:尽量选择轻松的任务,建立自己的优越感
面对挫折 :
— 成长式思维:不会就此对自己下结论,给自己贴标签,或者干脆灰心丧气、甩手不干。尽管他们也会痛苦压抑,但他们已准备好承受风险,迎接挑战,并且会锲而不舍。
— 僵固式思维:挫折会给你贴上标签,证明你的失败,因此很容易放弃。
对待努力
— 僵固式思维:需要付出努力去改变让才华本身受到了质疑;如果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同时也丧失了借口(如:我这次没考好不是因为我的智力不足,而是因为我没努力)。努力尝试被视为一件坏事,说明你不够聪明、没有才华,否则你根本就不必去努力。
— 成长式思维:努力尝试和探索正是你变得聪明能干的必经之路。如果你非常渴望并有机会达成一件事,然而却没有去尝试,这是无法容忍的。如果事情真是这样,“我本可以......”之类的托词不能作为安抚剂,反而会让他们更伤心。
对待批评:
— 成长式思维:从批评中学习
— 僵固式思维:找借口忽略有意义的负面反馈
对待他人的成功:
— 成长式思维:从别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并得到
— 僵固式思维:找借口忽略有意义的负面反馈
对待自我的成功:
— 成长式思维:基于现实,满怀信心地获得自我发展,认为自己只是过努力成就卓越的普通人。
— 僵固式思维:成功以后变得自负,觉得高人一等,认为成功意味着自己拥有比别人更优秀的固有特质。
简而言之,僵固式思维就是把自己所能做的事归结为天生的才能,所以也只喜欢做自己熟悉且擅长的事,相当于给自己画了一个圈,不愿意去尝试新的、需要挑战的事情,一旦离开自己驾轻就熟的领域,面对困境,就开始惧怕了。
成长式思维正好相反,永葆对外界的好奇心,喜欢不断地突破自己,困难不会使他们畏手畏脚,甚至成了他们前进路上的助力。
二、怎样看待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不是你人格中的一部分吗,你可以改变它吗?
思维模式是人格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并非不能改变。在了解了这两种思维模式后,你就可以开始用新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了。即便人们属于僵固式思维模式者,也未必一直以这种模式行事。
我可以同时兼具两种思維模式吗?
很多人身上都带有这两种思维模式的成分。人们甚至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比如,一个人认为自己具有与生俱来的艺术才能,但也相信智力是可以提高的。或者,个性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创造力却可以改变。人们在各个领域具有的思维模式将会主导他们在那个领域的表现。
人身上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吗?人们是否应该尝试着去改变一切能够改变的东西呢?
成长式思维模式相信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它却没有告诉我们,变化能有多少以及变化能持续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并非任何事情都可以改变,比如个人的偏好和价值观。
拥有成长式思维模式也并不意味你可以或者应该去改变一切。我们应当接受自身的某些不足,尤其是那些对我们和他人的生活不会产生有害影响的特点,我们没有必要非去改变不可。
僵固式思维模式阻碍了人们改变和发展的道路。成长式思维模式是变化发生的起点,但人们必须明确自己努力作出的改变是朝着最有益于自身发展方向的。
僵固式思维模式者仅仅是缺乏自信吗?
不是的。僵固式思维模式者和成长式思维模式者一样充满自信——可那是在困难发生之前。然而困难一旦发生,不难想象,前者的自信心比后者更加脆弱,因为任何困难甚至是付出都会挫败他们的自信心。
三、思维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冠军思维
体育界是相互竞争最强的一个领域,虽然俗话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事实上的确是以成败论英雄。乔丹、桑普拉斯、马丁尼滋、刘翔等运动员等的经历无不印证着先天的条件虽然很重要,但后天的训练和思维模式,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尤其是顶尖高手间的对决。
对普通人来说,单纯的运动和体育竞技区别很大,但冠军思维却适用于每个人,因为我们要面对的对手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我理解的冠军思维,不是不服输,恰恰是输得起,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坦然承认,不回避不躲闪,然后通过刻苦训练和研究,超越自我,结果反而在不追求中得到了。
我最近正在学习画画。
实际上,我“想学画”这个念头已经起过数回。刚上大学时跟老师学习素描,完全静不下心,每次都是应付任务似完成作业。我也因此认定自己完全没有画画的天份,所以当可以不学后马上弃之不顾,甚至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大学毕业,了解到图像引导辅助思考的方式后,又重新萌生了学画画的念头。可是由于之前不愉快的记忆和方式不当的练习,坚持了没几天又第二次鸣锣收兵。
今年下半年,无意间听到一个朋友的分享,零基础自学画画一年后成为粉丝过万的约稿插画师的故事,内心要说没有触动那是假的。一年,只是一年时间而已,可我到现在还没入门。
当了解到对方的经历后,或许想明白一点我们之间的差异了。对方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在以下方面做得很好:
1.有很清晰的学习路径,先模仿再原创。模仿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作品,比如爱吃,就画食谱,学习线条、笔触、色彩、布局等等各种细节,通过临摹练习基本功。
2.每日不间断的练习,纯粹的乐在其中。
3.善于分享,与人交流探讨,共同学习。
4.或许最重要的是,从来没怀疑过自己能不能画,能不能画好。毕竟,一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拿起笔画几笔呢,这似乎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表达。
所以,你就明白了,冠军思维其实是自己跟自己较劲。成功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学有所获。虽然会有挫折,但它是催人奋进的号角,告诉你很多道理,为你敲响警钟。走向成功的过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获得成功后也能坚持下去。
领导思维
20世纪70年代初,欧文·贾尼斯提出并推广了“群体思维”(groupthink)这一概念。它是一种人们在群体决策过程中意见相同时发生的现象。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没有人持批判立场。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决策而引发灾难性后果。这种现象通常是由僵固式思维引发的。当人们无条件地相信某位具有卓越才能的领导或天才的时候,群体决策中就很可能出现群体思维现象。
想一想自己的工作特质:你是处于僵固式思维模式还是成长式思维模式的工作环境里?你觉得周围的人是一味地评判你还是帮助你发展呢?
我们不可能也一定不会每个人都是“领导” ,也许我们只是公司的一颗小螺丝,能“领导”的人只有自己,但不妨碍思维先行,随时培养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好自己。
也许你可以先从自己做起,把工作环境转变成成长式模式:
在犯错误时,你可以不再为自己辩解吗?
你能从他人的反馈意见中学到些什么吗?
有没有什么途径让你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
平时你是怎样对待同事的?
你可曾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地位?
爱的思维
爱情、亲情、友情、社交,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无不处于各种各样的关系中。爱的思维,是帮助我们更和谐融洽与人相处的秘密。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式思维模式让你超越了自我,你不用再去追究责任,而是去理解问题,并带领你和所爱的人一起去共同修补裂痕。
成长式思维让我们明白,相处模式,性格好坏等看似影响相互关系的因素,并不是一开始就注定的。每一段关系都需要双方磨合,不断调整。
这并非要让我们对待每一份关系都充满爱意,而是说任何一段关系都是随着我们的行为和表现动态变化,是我们自己决定了它的走向。僵固式思维由于已有的认知(甚至并不正确)和不作为,常常加速它的破裂。
自从有了孩子后,对育儿相关的知识总是特别关注。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为例,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一般认为应当从小就称赞他们,多多给予鼓励。但如果不恰当称赞、过度称赞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很可能导致孩子们自大、脆弱、有依赖感,成为僵固式思维模式的人。
之前有一篇朋友圈很火爆的文章:《来自斯坦福的研究,表扬孩子不等于鼓励孩子》,其研究结果就来自本书作者。成长型思维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鼓励,是鼓劲而支持,注重努力的过程,能让孩子更勇于面对挑战。而“你真聪明”“你真棒”这样的表扬,一种简单的对孩子智力等进行评判,则会让孩子不敢尝试更多可能、有所突破,只乐于在自己驾轻就熟的领域原地转圈,因为这样就会一直表现得“很棒很聪明”。
育儿就是育己,只有自己具备成长式思维,才能养育具有成长思维的孩子。
四、如何培养成长式思维模式
1、观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僵固式思维占主导,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逐渐发现自己的特质,即认识你自己。
2、对话:当发现僵固型思维占主导时,直面它,集中精力去感受一下随之而来的情绪,然后转变到成长式思维模式中来。保持这样的认知:这件事并不能定义你的智力和人格。反问自己:我可以学到什么,我怎样以此获得自我成长?
3、行动:就是去行动努力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力量。如果有想要做又害怕自己做不好的事,制定一份方案,然后去执行。
五、思维模式练习
假如你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去工作,而是准备继续深造读研究生。你一直觉得自己的本科不是太好,研究生应该去一个更好的学校。现在你遇到什么困境了呢?
困境:1、身上压力确实不小。距离大学毕业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别的同学工作都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自己的事业却还没开始。
2、你认为自己有权得到更好的——更好的学历、更好的人生。你心里想:凭我的才华,我应该很快就可以考上研究生,获得崭新的生活。可是我总是没考上,这不公平。
3、同时,你似乎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开始被长辈念叨逼婚,你自认为是一个可爱的人,却没有找到爱你的人。
你似乎孤立无援了,身处这样的困境中,你现在应该怎么办呢?成长式思维策略要如何做?
思维模式引导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你可以自己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过每一天,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有时候你根本意识不到它对我们的人生有多大的影响。而恰恰是它,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