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梅讲透红楼梦》重新理解红楼梦~4
我对各种植物的认识有限,不过每当看到有绿草茵茵、花儿朵朵的情景,心情会瞬间感到舒畅,这莫非就是人与与物之间产生的共鸣。如果我有一个院子,我会种上一株腊梅,在冥冥之中对梅花有一种特别的喜欢,喜欢它那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孤傲。
每当冬季有雪的季节,就会刻意到郊外有梅花的地方,寻找在冰雪覆盖之下的梅花。看到那在冰雪之下含苞欲放的梅花,常会能感到有一种力量传递出来,那是一种生命力量的存在。纵然百花无颜色,也有梅花苦寒来。
对于∥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先从字面上来看,这一句话就像是看破红尘一般,有消极怠惰之意,由此可以对应今天的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两句话为什么能联系到一起呢?且说一个真与假,一个是行与不行,都是一种替代的方式,如果你认为某一件事情是真的,那么他就是真的。后面的一句,有与无也有同理,能做到无为也是一种境界,这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一句话。
把自己代入到书中来看这一句话,可以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超出世俗的理念,教读者站在更高一层的地方看那些世间万物的真真假假。我们看到的真就是真的吗?如果你感受到了存在,那就是一种存在,即使没有真实存在,也会在你的感受中体验出来事物的存在。反之则亦然,即使真的存在,倘若你感受不到事物的存在,在你眼里那也是不存在的。承接我们今天常用的一句话,得到时不知道珍惜,失去时才知道拥有时珍贵。
再与老师讲到的证空与证情的线索来看,书中一切的隐喻都是在围绕这两条线展开,那么在情去人空之时,是真是假还有什么值得倦恋的,但凡有情人即使人去楼空,也依然能看到曾经那些美好的情景。进一步看这句话的意思,作者是在告诉世人一个朴实的道理,假的被当成真的,他就是真的,真的被当成假的,他就是假的,佛不语不做单只坐在那里,就可以让人对之顶礼膜拜。
暂时还没有能从红楼梦中读出哲学思想,在第五章中看到有迷津一词,看书中描述,似有临渊万丈无舟渡,唯有木灰凭缘过之意。莫不是在为临渊之人点化,即使在无舟渡的情况下,也尚有木灰渡那有缘之人。
记得以前在看红楼梦与西游记的影视作品中,在片中的开始都是一石头出现,当时懵懂无知的我都有一些似曾相识之感,记忆中只是觉得悟空与宝玉的通灵石也许会有某些联系。今天初看题目时觉得是不是写错了,黛玉与孙悟空这两个人物怎么有相似之处,听过课程后方才醒悟,原来在塑造两个人物的前世之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吸日月之精华,沐朝露之灵气,借万物生长之魅惑于一身。
一个是到世间为了还沐露恩,另一个是为还救今生之缘情。这么一想,悟空的名字取的是一个悟世间凡尘之空,黛玉的还泪是以证世间的真情,这一悟一证也遥相呼应。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世间之事,若是你真心去悟,舍得求证,就可以看到世间的真相。这些也是作者的美好愿望,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状态,不得不说是一种超越,感恩之心不也是今天我们所推崇的吗?
在书中可以看到,一些形式上的遁入空门者,外表却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用焦大的话说宁荣二府中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扪心自问,若得内外净者有几何,不过都是在灰度世界里挣扎,以求得内心的安静,哪似那心纯似水的黛玉,又堪与一野猴成仙之路,求佛与成仙难道不是另一种为功利的追逐吗?
人们好像都在追求一种解脱的方式,却不知道不管那一种解脱的方式,到最后都会幻化成空,终会落得一个白茫茫的世界。曹雪芹只所以能写出这部红楼梦,正是把世间之事理解足够透彻,用僧道儒之集合完成此书,若没有一点文化功底,看到的也仅只是浮花与淫意。今再看此红书非彼红书,红楼梦的大观园就像是曹雪芹的理想国,在这里正是有了宝玉这个护花使者,居住在此地的花花草草才有了灵气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