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不爱拍照,而是不想让你拍
近日,在抖音上看见一个作品,母亲开车去接孩子,顺手拿着手机给孩子录走过来的视频,标题是“被儿子发现了,警告我下次再拍他,他就坐公交车回去了”,连这位母亲都没有想到,这个作品,点赞高达近40w,评论达近2w。
这个作品,能赢到大家的围观,自然有它吸引人、打动人的地方。背后其实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拍照、拍抖音。有网友表示“每次拍照都是偷拍的”“不是不爱拍,是不想让父母拍”“偷拍了孩子就发火”“我儿子发现我偷拍他,强烈要求我立马删除,说我侵犯他的肖像权”…………哎,这当妈的,快被亲生儿子告上法庭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家里来了几个亲朋好友在一块吃饭,大家开心开心的,母亲平时喜欢玩抖音,就顺手拿起手机给大家录视频,她家的孩子成功入境,孩子抬头看见母亲正在拍,就立马站起来,强烈要求母亲删掉,母亲当时倍感窘迫,只好乖乖的听话,删掉了视频……
不难发现,现在短视频的兴起,使得一些80后、70后、甚至说60后,都加入的“抖抖抖、拍拍拍”的行列当中。这是好事,科技下沉,全民娱乐的表现,难得父母辈也有了新的爱好,虽然说他们拍的作品的质量可能不如90后、00后拍的那么炫,那么时尚,特效用的那么好。但是,抖音平台系统都是算法推算,也就是你喜欢什么,你的人脉圈是什么,平台会给你智能匹配,推送相应的作品,使得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抖友”,发的作品也有喜欢的人看,点赞、评论,让他们充满了成就感,因为自己做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欣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的新鲜事,及时分享,无时无刻都在“抖”。
90后、00后在短视频领域,和80后、70后等人群,欣赏角度、兴趣采集点是有很大区别的,导致了年轻人和长辈们“抖”不到一块去,还有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喜欢抖音,不喜欢拍照,圈子不同,强扭的瓜不甜,没有必要用自己的爱好去伤害你爱的人,即使再亲近的人,也是有不同的喜怒哀乐。
其实孩子和父母之间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经常用心交流,都是对方深爱的人,很容易把自己以为爱对方的形式去爱对方,却很少有机会问问对方是否真的喜欢。时光在变,人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每个人都在无时无刻的变化,坐下来谈谈心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恶果可以通过用心交流就会死在萌芽阶段的。
在科技盛行,极其容易打造个人品牌的时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共鸣领域,越爱越远,越来越小。不如,找个时间,坐下来,就以朋友的身份,聊聊最近你经历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分享给对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