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永澄50天活动记录

“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海蓝 part1

2017-08-02  本文已影响21人  海蓝_92bc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1天#170707

《永澄:打通的喜悦!我的自我管理系统升级简史》

我感觉,永澄老师给我展示了一副我从未想象过的图景:如果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可以有一个体系进行稳定地管理,岂不是也会很省时间?为此,我决定跟随老师进行这个实验。拭目以待,50天后的奇妙改变。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2天#170708

《永澄:最近很火的那个词“跃迁”,到底是什么意思?》

跃迁,是跨越原有阶层,实现飞跃的过程,实现跃迁的人将达到一种有别于过去的状态。在这篇文章中,老师介绍了“跃迁”的概念,列举了相应的案例,并详细描述了自己第一次跃迁的过程,并通过“爬楼隐喻”更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跃迁,让一干小白们也能有直观的感受。

作为一个没有跃迁过的人,我对这件事情没有亲身体验,但是能够大概想出跃迁后整个人的脱胎换骨将是怎样的一种进步。为此,我要坚持做对的事情,跟随永澄老师的脚步,让自己也拥有高手的心理表征。学习路径:亲身体验——获得感受——提炼认知——关联原有认知——提炼形成理论——推演到其他领域进行验证。正确的事情不怕慢,慢慢来,持续做。关键是我终于找到了值得一生去追求的事情,这已经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了,不是吗?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3天#170709

看了《Luella_Lin:跟着永澄老师的第100天》有些感触。我和文中的Luella基本上是同一时间认识永澄老师的,但是她在跟随老师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践行各种模型和思维方式,最终在后宫已经关闭的情况下,得到了加入后宫团的机会,这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对比Luella同学的经历,我的总结如下:

1、总结归纳。从未想过要有专门的笔记本来记录学习公众号的心得体会。虽然自己也在每篇文章后留言,但从未想过要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内化方面做得明显不足。

2、参加活动。参加了永澄老师组织的幸福进化俱乐部五周年的现场庆典活动和钻石活动的线上活动。现场的周年庆典活动气氛热烈,见到很多优秀的小伙伴,第一次感受到现场的巨大能量。钻石活动因为条件限制,只参加了线上活动,虽厘清了内心的想法,但总觉得有些遗憾。

3、反思记录。看了永澄老师的文章,知道反思和复盘的巨大复利,也尝试着坚持了几天。发现有的时候想反思自己一天究竟做了什么,却大脑一片空白。想想还是因为自己没有按照日计划执行,导致一直在低水平勤奋的陷阱里面,成长的道路真是任重而道远。

4、做事标准。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做事是极其认真的,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不考虑标准,只求完成就好。也许就是从到现在的企业工作,大家只图交差,视努力工作的人为傻子开始吧。看到群里的小伙伴们的标准,真是惊为天人。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围内,努力提高标准吧!因为平庸的方案只能带来平庸的收益。

5、输入输出。以前的我是很喜欢写东西的,但是成年后作品越来越少,迟迟不愿动笔。参加共读活动之前,输出作品的频次也非常少。这是我的短板,也是自己的懒惰之处,不管怎样,先写起来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3天#170710

《永澄:到底什么才是低水平的勤奋?》

永澄老师关于低水平勤奋的文章我读了不少,但是始终没有跳出这个大坑。自己有意识的时候,会按照黄金思维圈来可以训练。一旦状态不好或情绪上来的时候,又会退回到原来的舒适区去了。看看老师在文章中提的那些问题,不仅问了,而且问得特别深入,非长期有意识的训练根本无法达成。说到底,就是需要思考,思考了再努力,低水平也值得,没有思考就努力,怎么得都不能高水平!

关于楼层升级的体验,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三本院校考上著名院校的研究生。圈子升级,周围认识的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因此结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彻底体会到好学校带给学生的巨大改变。

关于低水平勤奋的经历,应该就是进入国企后的工作了,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没有价值感、成就感,自己感觉越来越痛苦。原因:1.自己没有经受住压力,抱持着懒惰的思维逃回了舒适区,却发现里面更加痛苦。2.没有思考做事的目的,没有思考和总结提升,更加没有目标,每天得过且过。对策:勇敢一些,想想过去痛苦的日子,再不逃避;为自己树立目标,做事之前明确目的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4天#170711

《永澄:为啥我要去霸占整个机场?》

关于“秩序感”,之前读过永澄老师的《普通人通常不会在意内心秩序感的训练》,再结合今天的文章看,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首先,是外部动机挤出机制。现在确实各种服务商都在抢夺用户的注意力,一不小心注意力就碎成了满地渣。我经常为了某个目的拿出手机来,却最后发现刷完了朋友圈,原来的事情却都还没做,效率十分低下。深为这种情况懊恼的我,却不知道这种控制欲望的自制能力,可以靠秩序感来帮助自己获得。其次,最近状态不太好,连每天要完成的八千步都没坚持。自我感觉失去了动力,什么都不想做,为了维持安全感,我呆在自己的山洞里不愿出来。如果说成长是反人性的,那么暂时的停滞可以接受,即使难受也必须前行。我的做法:删掉大部分的订阅公众号,只保留精华,减少注意力的分散;决心不论多忙,每天至少阅读一篇永澄老师的文章并写留言。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5天#170712

《永澄:你之所以那么慢,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慢过!》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看看上图,再配永澄老师的文字说明,我的脑子一团浆糊。一般永澄老师的文章我至少得读两遍,不然不是看不懂,就是被绕晕了。今天的文章中,老师以共读活动为例,再次阐述了“慢就是快”的重要作用。慢,不是真的慢,而是以点带面,发散思维,不断思考,层层深入,搞懂搞透,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可以举一反三、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慢,是为了获得事物的底层规律,在事物本质层面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获得跃迁。关于今天的问题,我还没通过慢获得过快的体验,如果可以,我希望从《思考,快与慢》的共读活动开始。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6天#170713

《永澄:怎么用脑图来积累思维模式?》

图片来自光牧

”越是看上去容易的,越要输出;越是看上去难的,越要输入。”这是今天的金句,永澄老师将其奉为真理,因为道出了结构的巨大张力。为什么“懂的很多大道理,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越是简单的道理,就越要尝试说说看、做做看。如果不和自己联系起来,只能不断掉坑,重复低水平勤奋。

我是阅读永澄老师的公众号文章后,才开始慢慢接触到脑图、幕布、简书、石墨等工具的,可以说给我打开了陌生世界的大门。自己从头慢慢开始探索,以为脑图就是截取文中的关键句子和图片。后来加入读者群、钻石群以及共读群,并参加共读活动后,才发现自己的认识是多么的浅薄。真正的高手是怎么做脑图的,通过群里的一次次分享,每次都能带给我全新的认知。上面光牧的脑图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一直苦于不能归纳总结永澄老师的各种工具模型,每次调取概念的时候都很费力,想做一个归纳总结类的脑图。现在发现,已经有高手做出来了,而且连标准都已经给出来了。好吧,天天和优秀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真是巨大的同侪力量,推动自己不断进步。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7天#170714

《永澄:目标从规划到落地的三件必备神器!》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今天,永澄老师的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三个目标管理工具:Mindmanager、Omniplan、Todoist。老实说,这三个工具我都没有使用过,看到真是一脸懵逼。但永澄老师说,乱七八糟的事情,通过脑图可以分门别类的整理清楚,通过Omniplan可以大约估算时间并可以渐进明细地开展推进,通过Todoist可以将所有的任务落地,逐一完成。假设要规划15天左右的整体安排,只需要1个小时就可以换来15天的高效能。

•  脑图整理:3-5分钟;

•  OmniPlan大框架化排程:15分钟;

•  OmniPlan近1-3天任务分解:15-30分钟;

•  Todolist日计划:10分钟。

我曾经为考研做过规划,到一所好的大学接受更高的教育,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为此我愿意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完成。当我 All in 了以后,结果竟然也非常好,我顺利考上了。如果现在要再为某事做一次规划,我想是跟着永澄老师,实现个人的跃迁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8天#170715

《永澄:请你说服我啊,我为啥要学目标管理?》

看到今天的文章题目,第一反应就是不用说服,必须学习目标管理啊。我曾经历过好长一段时间的糊里糊涂、毫无意义的生活,其中的痛苦自不必说,比跟着永澄老师天天烧脑、学自己不会的东西要痛苦一万倍。

目标管理价值点1:职场脱困,搞定工作。

目标管理价值点2:一个套路,节省时间。

目标管理价值点3:思路清晰,值得投资。

如果一个知识特别有用,但是,学起来很难,你会怎么选择?我会先问自己这个知识对我有什么用,能改善我生活的哪些方面,我是不是迫切的需要掌握这门知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会鼓足勇气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各种受挫、各种打脸、因畏难而逃避,甚至遭遇情绪陷阱(目前跟随永澄老师学习就是啪啪打脸的过程),但是澄清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开始学习的,在内心动力上会有很大改善。使用老师教的各种话术和工具,对的事情持续做,等待正面黑天鹅的发生。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9天#170716

《永澄:如何用极简的方式面对复杂的持续成长过程?》

好难的文章,老师将多年在个人成长领域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了,但是对新手读者来说确实不容易,连我这种接触了老师一段时间的人都觉得有必要再读三遍。真的读了三遍的我回来了,昨天下午下班前、今天早上上班前及今天上午上班后分别读了一遍,没办法,这篇文章真是信息量与难度齐飞,一般的阅读方式根本无法理解,也有可能是自己的认知差异导致的理解困难。

老师给个人成长本质所下的定义是:自身价值质和量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个人成长考虑的就是价值,判断标准也是价值。我们经常说成长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是有没有想过什么叫做“更好的自己”呢?永澄老师一语道破本质:价值变化。将其结构化:

• 价值变化的两大任务:价值积累、价值交换;

•价值变化的核心目的:价值变现。

正是因为对价值思考的把握,永澄老师从源头构建了整个体系并将人生发展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分别为:探索、建立、发展、维持期。我觉得我目前正处于探索期,正在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不断尝试。为了尝试突破,自己报了网上的英语、时间管理类的课程,却发现坚持不下去,屡战屡败,焦虑得一塌糊涂。我不知道具体原因,但却知道肯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在这个时候,我幸运地遇到了永澄老师,看着老师的文章,思维和认知水平被拉升了好几个level,慢慢也能用老师倡导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取得一点进步了。

今天最大的收获,是文章里面的这段话:“由于是试错期,所以,犯错是不能避免的,那么,情绪调整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一切都是反馈,不要担心高手笑话你,不要怕同龄人看不起你,只管安心做事情就好了。你只管去做,不要谈意义什么的!”最近一个月,自己的动力和势能明显不足,在《思考,快与慢》的共读活动中有懒惰逃避的趋势,标准也下降许多,这番话给我敲响警钟,赶紧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能将停滞不前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和环境。

如果你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里,只做好一件事,你要做什么?如果能确定未来自己的方向,进入建立期的话,我仍然会跟随永澄老师,学习高手的心理表征,引领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0天#170717

《永澄:来,我帮你把思考的方法串成一个体系》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今天的文章,说的是思考。从《思考,快与慢》的共读活动入手,引申出今天文章的主题。接下去讲了思考的重要性,思考的组成,从流程图的制作关联到思考的构建,以数据分析为例阐述了思考在职场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如何训练思考能力。每次当永澄老师放出这种大招的时候,都是我被吊打的时候。思考如此之重要,可是大多数人为了不思考,情愿做任何事情,足见思考是多么耗费时间又压力极大的事情。

回想之所以干现在的工作,也是因为逃避吧,国有企业一切有领导做主,凡事向上汇报,自有领导会做出决策。刚开始的时候,人会因为认知放松而觉得很舒服,但是时间久了,竟然发现不用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领导问你意见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也想不起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过往,你在思考上出现最大的问题是懒惰,遇到难题不是丢给领导就是丢给父母,自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拒绝一切劳心费力的事情。如果接下来要开始培养思考能力,我希望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决定开始,用黄金思维圈、边际效用递减、复利等原则进行假设校验,从小事开始刻意训练,培养思考习惯,做少得多。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1天#170718

《永澄:范式,你必须了解的关键概念!》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又是一篇讲概念的文章,今天永澄老师要阐述的概念是“范式”。文章以永澄老师最初在开智学堂中首次接触到范式概念作为开篇,结合古典老师新书《跃迁》中对于范式的描述,再联系到人类几千年来的进化史中行为和思想的不断演化,具体说明了“范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种思想、每个地域、每个学科都在遵循着共同的理念、方法、工具等,你就可以将其理解为范式。作为爱智求真的践行者,永澄老师并未满足,直奔“范式”的源头——《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上面的图片就是老师给出的书本中最重要部分的脑图。如果想要更好的提升,关键是:

•去发现是否有更高级的成长方式,不要满足自己当下的做法;

•  去参考更高速成长者的成长模式,对比对方的范式与自己的差别;

•  想办法去总结、提炼、概括自己的成功模式,形成范式;

•  面对各种挫败、打脸、反常和颠覆的时候,要避免自己的自然反应;

•  努力思考本质问题,形成更通用解释的世界观,来自洽自己的体系;

•  成长有的时候是没有反馈的,更需要耐心等待。

永澄老师的很多金句我都觉得应该打印下来,装裱起来,挂在墙上,天天提醒自己。如果要把范式的概念讲给一个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的人听,我会用形象的案例(比如永澄老师那个人类进化的例子)将概念引出,再进行理论性的描述,最好能和他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会有深刻的印象。过往生活里,我出现过范式更新的事件,那是在结婚这件事情上,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导致思想发生彻底变化。现在的我,想要好好成长,不会将注意力放在通过婚姻体现个人价值上面,也知道一个人最终的归宿,只能是自己。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2天#170719

《永澄:深夜反思,我又被自己的傲慢蠢哭了》

今天这篇是札记,永澄老师的反思。首先老师的元认知启动,引申出对学习目的的反思。通过对五年后理解水平的差额对比得出现在的不足,紧接着查找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重建信息系统并让它发挥作用。

今日金句:但凡你骄傲的,必然有鄙视,必然有傲慢,必然有无知,必然有弱小

如果你采用增量成长,你必须遵守几个基本范式:1. 多想。一定思考自己的价值、推演获得价值的逻辑;2. 和平庸对立。任何大众的策略都要坚决抵制,要知道“能耗最小原则”我们会采用最容易实现目标的方法,但是,你必然平庸。3. 长视。你用未来的非线性暴涨来获得巨额收益。

刚刚工作的时候,带我的主任经常什么都不说,一旦我出错就指着鼻子骂我蠢,那段时间我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是个白痴。后来我意识到自己的愚蠢是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我将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加在自己身上,觉得到了一定年纪还没有结婚是自己的错。那段时间,我的自我评价降到最低,内心很痛苦。后来,我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开始学习两性关系、心理学、亲密关系方面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武志红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一点一点从以前的想法中走出来。现在回想,以前的自己真是蠢爆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愚蠢,证明我有了完全不同的心理表征,可能在这件事情上面我跃迁了吧?就像某位同学说的,一个人能突然发现自己蠢爆了的时候,都是老天照顾你给你发彩蛋的时候,是长时间积累后的顿悟。深以为然。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3天#170720

《永澄:没有“必要难度”,你再努力也没有用!》

今天又接触到了一个新名词:“必要难度”。如果用一句话说明什么叫必要难度,那就是:以感受困难的方式来学习,比较起感觉相对轻松的学习来说,其长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老师以领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和《思考,快与慢》为例,说明了在这两个项目中是如何设定标准的,并结合RSQC模型,论证了在极高标准下必须要缩小范围、拉长进度和增加成本投入。为了直接掌握一手信息,老师引用了一篇名为《测试效应:致力于有效学习的一项基础研究》的论文。在里面又提出两个概念:存储力和提取力,两者是负相关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提取会更牢最后,联系到当代的学习,对学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做过必要难度的训练。那个时候的大学英语很简单,也只学两个学年,但我自己买了单词书来背,天天早起去学校的小花园去练习。想想当时的初心,只不过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没想到,由于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了英语,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帮了我大忙。可以说,如果没有当时的必要难度的学习,我是不可能考上研究生的。这是改变我一辈子的大事,现在想想,是必要难度的学习,也是高标准的学习后发生的奇迹。老师说,必要难度就是高效的范式,现在我对范式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也慢慢能够摸到“跃迁”一点苗头了。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4天#170721

《永澄:我要将系统改名,请你帮我投票选个名字》

永澄老师要将个人系统更名,请大家帮他投票,我选的是“个人成长系统”,看到更多的小伙伴们选择了“个人进化系统”,看来大家都是在成长之路上不断迭代,追求进步的人。今天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过一直坚信的信念,认为它一定是对的,但是最后限制了你的发展?”我有,而且是知道最近才意识到的(不知道是不是参加了共读活动,觉察力提升了的缘故)。

刚毕业的时候,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结果第一份工作就给了我致命的打击,自信心几乎崩溃,那个时候我跟自己说,也许我并不适合这个行业。从沿海回到家乡,在母亲的安排下进入现在的国企,从事和专业并不对口的工作。每当我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别人给我建议说,可以重新回去从事原来的行业啊。我内心会有个声音说,你做不了的,你看以前那么失败。所以五年来,即使我最痛苦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干回本行。

可能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吧!前两天我听着永澄老师的音频的时候,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做不到,并认定自己是个在专业上极其失败的人?不就是在用存量思维思考问题,觉得世界不会改变,自己不会成长吗?如果我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别的门类新的知识,为什么我在专业上不能学习进步呢?提好的问题真的会让人豁然开朗,我感受到了提问的巨大能量。更重要的是,跟随永澄老师以后,我的思维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很庆幸当初没有因为老师的文章太烧脑而退缩,而是一篇篇地啃了下来,不然哪里来的这么多好事儿呢?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5天#170722

《永澄:改变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更需要温柔对待》

一直以来的印象中,永澄老师还是比较严厉的,今天竟然写了这么一篇温情脉脉的文章,一时间觉得好温暖。老师以和小L的对话作为文章开篇,引导出关键概念“和世界的耦合度”。耦合度是你和世界的关联程度。老师还给勇气下了定义:“勇气就是直面现实的能力”。告诉我们,世界一直变化,我们要主动改变。在内心自我与理性自我冲突的时候,用期待、RSQC、路径分析来得到答案。

今日金句: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去追求什么样的,人生这么短,没有必要为难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高概率正确的选择!

看到上面这句话,突然眼眶就湿了。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磕磕绊绊的前行,很少人会支持和理解,咬着牙走了这么远,看到一句安慰的话却禁不住泪如雨下。我考研的时候,遇到过别人的冷嘲热讽,说像我这样基础这么差的,肯定是考不上的。我听到这话的时候,心里是难过的,也动摇过,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能考上研究生?后来我离开了当时的环境,直接搬到要考研的学校附近居住,天天和那个学校的学生一起上自习、看书、吃饭,并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表,扛过了那段时间。我希望对那段经历的自己说,你做的是对的,不要听其他人的闲言碎语,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6天#170724

《永澄:我又遇到了生命里的贵人》

每天公众号的推送里面都有永澄老师近期发生的事情,看着文章觉得和老师特别亲近。今天的故事,老师说到了他去合肥遇到的贵人,她给了老师很大启发和很多坚定,真是为老师感到高兴。

今日金句:不给贵人赋能,贵人不会来提携你努力进入到价值交换网络的节点上,多给自己的贵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实现他们期待的价值,那就是我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最佳途径。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曾遇到很多贵人相助。记忆最深的是,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遇到的学院教授。我是通过一位学姐认识的这位教授,他在教学的繁忙中还抽出时间为我的专业课答疑解惑,为素昧平生的我指点迷津。在他的帮助下,我最终顺利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从普通三本院校进入知名学府,我的人生第一次实现跃迁。

其次就是永澄老师,相识于网络,通过文章了解,跋涉两千多公里去上海面见导师,确实和当初考研有异曲同工之处,给我人生带来的改变同样巨大。通过老师,我一点点抚平内心的焦虑,找到心中的钻石,在共读活动中体会到不同思维系统的运作方式,偶尔会被老师的真性情感动,生活每天都在变化。老师曾在文章里面说过,老师决定着你的水平,虽然自己的努力很重要,但是,老师的水平占了80%以上的比重。所以说,我还真是幸运啊,能遇到永澄老师。未来的日子里面,也要一起玩耍才行啊!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7天#170725

《永澄:下一版本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构思》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在上述图示中,色彩的定义为:

•  绿色:表示信息输入,大脑产生的灵感算做被动输入;

•  蓝色:表示对不同信息的存储,根据流程判断,存储系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缓存、存储和精细加工产品;

•  黄色:表示判断,主要判断时间和价值状态;

•  红色:表示两种加工模式,分别是初级消化和精细加工。

今日金句:如果我不能夺回对注意力的控制权,那我将失去快速发展的可能

通常情况下,我遇到问题分两种情况,如果是在自己能力圈之内的,我会尽快处理完毕;如果是遇到超出我能力范围的,特别是要和很多人反复来回沟通的,我会逃避拖延。我处理的时候会尽量思考整个流程,考虑每个细节,争取全部覆盖。思考问题的原则原来没有,现在会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而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本文。我最大的收获是永澄老师思考的范围和层级碾压普通人几个level,非长期刻意练习不能达到。以后在面对我的问题是,要有意识地运用黄金思维圈、RSQC、决策原则等来进行刻意练习,不断将老师的工具运用在具体实践中,指导自己的生活。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8天#170726

《永澄:如何站在自组织的角度理解目标》

极度烧脑文,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永澄老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自组织”。自组织定义如下:如果系统在获得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那么这个系统便是自组织的,该系统被称为自组织系统

在文章结构方面,老师首先给出了本文结论:目标很重要,目标是动机的基础、帮助进行情绪控制、帮助实现认知过程,目标是这些心理过程的基础动力。接下来,文章并没有对目标管理的重要性就事论事,而是去探求现象背后的机制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出了自然科学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自组织”理论。在分析和拆解了自组织理论的含义后,永澄老师将自组织理论应用于目标的理解上,整体逻辑是:脑——心理系统——心理目标。人类的心理系统也可理解为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文章接下来阐述了自组织系统运行规律的基本理论,分别是: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耗散理论说,非平衡是有序的源头,开放系统通过涨落走向有序协同学理论则提出了支配原理中的两大变量:快变量和慢变量。通过对心理目标与人类的动机、情绪和认知过程的关联,再次论证了目标对它们的影响作用。个体的心理系统中存在着一种指向未来的动力性变量,即心理目标,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认知和意向活动。最后,文章总结强调了目标的重要性。

今日金句:你必须让自己处于开放的状态,用更多信息的输入来对冲熵增,让整个成长的内部系统融合为一体为自己产生结构,而不是只发展某一个部分。

刚开始做目标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偏离系统平均状态的现象。可是,越是这样,越要强化目标的训练,将内心那些隐形的目标显性化出来。

今日回答:我会持续设定目标,但是能够达成的极少,这导致我产生焦虑,对自己内在发起攻击,整个人无法自洽。2017年我就两个目标:1.坚持健身,把舞蹈练好;2.跟随永澄老师完成共读活动。我想做到的是把这两件事情坚持下来,上半年主要以健身练舞为主,下半年主要就是完成共读活动,11月份还要参加一个考试,还是要好好规划一下,压力好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9天#170727

《永澄:我就是自制力不够,有人监督的话我一定能干好!》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在经过昨天文章的智商碾压后,看永澄老师今天文章,发现竟然能看懂,真是喜极而泣!老师文章里说的那个例子,里面发表情的人就有我一个。老师就这个事情,讲了一个关键原理:为什么一样努力的人,结果却不同?关键原因在于复杂。一直以来的我,都是单线程的简单动物,觉得别人做的好了,我一定也能做到,却忽略了每个人系统的复杂性。对于复杂系统而言:任何输入端的细微变化,就会带来输出端的天壤差别。复杂系统告诉我们的三个道理:首先,请停止在果上努力的愚蠢行为。其次,只有你能对你的结果负责任最后,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采用高标准

今日金句:想办法跳出你所在的系统(这是持续学习之后的结果,不学习,就得交智商税),看到系统运转的动力原因,并在因上努力,以期待获得更好的结果。

今日回答:在越来越没人监督自己的年代,我应该一年找一件事情来进行,如早起、健身、英语等,而不应该同时进行几件事情,自己的精力根本无法兼顾。就像永澄老师说的那样,范围越大,未来被碾压的面积就会越大,到时候的心情就越不好!我现在的心情就很不好了。如果只做一件事情,我选永澄老师的共读吧,坚持课后输出幕布,落下的课及时补上。今天收获最大的是:越是有人监督的时候,自己越是可以放松一些;越是没有人给你要求,越是要高标准、严要求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0天#170728

《永澄:终于搞定了卡片积累系统选型工作》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今天又接触了一个新名词:“卡片”(天天都在学习新概念)。整篇文章对比了各种卡片系统(包括纸张大小、重量克数等)之后,展示了老师最终成果: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今日回答:做卡片整理,明明是件很慢的事情,还要做的原因我想在于积累吧,在整个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体系将会得到升级。在日常判断时,有时会把'慢'做为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慢,我可能嫌麻烦就不做了。我一直求快,其实并没有快啊,报了很多线上课程,获得的收益还没有天天看老师公众号多。自己慢慢来但是最后飞速发展的故事,目前还没有出现在我身上。最后,关于要不要做卡片积累的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我还没想清楚为什么要做卡片,做卡片这件事情对我来说的意义是什么?我想等我考虑清楚了,再决定要不要做。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1天#170729

《永澄:想变得优秀,有个很高级的套路》

继概念、卡片之后,今天永澄老师给的是套路。他说,有个非常非常高级的套路。这个套路的名字叫做:持续当第一。全文以《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共读活动的预热分享作为引子,引出今天的主题。然后,告诉小伙伴们要去对标所处领域中的顶级人物,选择读他的传记、做法,仿效他们。对于一点积累都没有的人,老师给出三点建议:首先,停止一个期待,那就是“快”其次,扎实把你对标的人的生平看完最后,在自己的小领域中做到第一

今日金句:你要在哪里当第一?答案是:你所处领域中,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那个人,然后去选择读他的传记、做法,这就是高概率成功啊!

今日回答:关于做第一这样的信念,只在我高中之前的学生时代出现过,那个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成年之后,再没有过做第一的信念,今天永澄老师提起,我才发现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想过了。要开始实践自己做第一的思路,真的蛮困难的,因为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对标领域内最顶级的人,学习他们的假设及决策,其实是极其高级的心理表征,无限接近高手,正是高概率的正确事件。参照物高度不同,眼界、目标、学习的套路都要高级很多带来的必然成果。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2天#170730

《永澄:我想做个极高门槛的目标类社群》

跟着高手玩,真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情,不仅打脸打得啪啪啪,而且很容易被碾压。今天,永澄老师停止了“向组织揩油”活动,准备筹建新型社群,让种子用户在一起玩。在文章里面,老师给出了结束的原因,想做出的具体改变以及下一步的打算——发起一个目标类的小型社群。

今日金句(有点多):

•  年度目标非常重要,你必须要持续做才行;

•  制定目标的过程是为了帮你想清楚,但是关键在实践;

•  学习中长期目标制定的关键是学习“澄清”的思维方式;

•  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一定记得提问;

•  这件事情一定要积极主动,千万不要有甲方思维;

•  中长期目标不能解决行动力的问题,你要不断学习才行。

今日回答:

反思是根据感受来分析问题,通过问题来找寻原因,通过原因来找到解决方案。我最需要反思的是焦虑,它让我内心无法自洽,耗费大量的精力,定下的目标无法实现,向内自我攻击容易抑郁。老师说,焦虑,是因为果上努力。原因是没有掌握底层规律,在表面上乱动,随意投放解决方案的结果往往导致新的问题出现。目前我的想法是,跟随老师参加共读活动,尽可能地多学习通用知识、模型、概念。在做决策之前,多使用黄金思维圈(Why-How-What)来思考问题,多进行刻意练习。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3天#170801

《永澄:有些错,犯了就犯了,闹情绪没用》

今天的文章特别棒,因为对照自己,很容易产生共鸣。老师以生病休息作为引子引出本文主题——心智模式。接下来介绍了成长型心智和僵固式心智两种模式,并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培养成长型心智。最后,老师以《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的报名系统的BUG为例,讲述了问题出现的全过程并给出了自己的信念(作为团队的Leader果然不容易,关键时刻要Hold得住)。

今日金句:

1.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成长型心智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状态:他们会发现自己内心畏难的情绪,然后告诉自己每个人都不完美,并尝试着小步快跑,通过不断行动来调整自己,然后不断逼近正确

2.问题已经发生了,你不可能更改它,但是,只有不断地把未来过好,才有可能提升对过往的评价

3.底线要少、但是要坚持,妥协却可以多一些。

今日回答:

我有有僵固型心智的表现。我的日常行为模式中,特别明显的僵固型心智的表现是认为任何事情必须按照自己设想去推进,稍微有点问题我就觉得完蛋了,这件事情彻底搞砸了。表现出焦虑、烦躁、沮丧等情绪,而且在情绪冲击过后放不下,会反复回想失败的过程,进行自我攻击。它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止步不前,无法前进,实现不了我的目标。

其实我在阅读永澄老师公众号的文章不久,就已经在运用老师的话术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了。每当出现情绪问题,我就会默念那句:“情绪是发现问题的钥匙,发现问题是改变的契机。”觉察自己有情绪,说明一定有问题,关键是去思考,是什么问题导致了情绪的出现。用了几次,已经可以明显感到它的巨大作用。有一次,我转变了想法后,竟然奇迹般抚平了内心的不满和焦虑。

今天的文章看后收获更大,除了处理情绪问题外,老师还提到了一定要有自己内心的标准、你已经做到了自己当下的最好、只有笨蛋才成天看自己的过去三点。内在标准缺失、无法放下过去,也是我的问题。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错事了,就承认;承认了,才有进步的可能。每次修正时,都要明明白白,要在底层组件上下功夫。如此循环迭代,相信一定会有进步,相信慢下来的力量。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4天#170802

《永澄:你的回顾里,重要的是缺少一个模式》

今天的文章永澄老师以小A的回顾为例,探讨了模式、投资人、相互赋能之间的关系。老师每天都在为我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将一个个新的概念带到我的眼前。

今日金句:

1.拼命努力,不如构建自己的模式。跃迁的基础,就是看你是否有一种自增长的积累模式。

2.你得有那种可以被别人识别出来的模式,才可以更容易地对接到大规模陌生人协作网络中去

今日回答:

我生命中给我投资的人有父母、师长和朋友。他们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让我能穿过幽谷,重新出发。很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涌泉相报的回馈他们。现在想想,为他们做的事情实在太少了。

关于自己的自增长模式,实在是个很陌生的概念,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让每一件事都在为价值进行积累。真是非常高级的概念,同时符合Be-Do-Have、边际效应递减、高概率正确等原则。至于怎么构建自己的自增长模式,我还要思考一下。老师说,必要难度(积累概念和模因)、读写教说、和大神交流、作品声音等都是比较好的带有正向反馈的方法。还在探索期的我,发现很多事情都要开始思考和尝试,不过不用怕,慢就是快不是吗?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5天#170803

永澄:用最简单的逻辑看懂《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生命中的非线性,不知道考研算不算。通过自己努力进入了心仪的学府,认识了和以往环境完全不同的老师和同学,他们都很优秀,也很拼搏和努力,有几个甚至成为了我一生的知己,这是我获得的最意想不到的惊喜。

通过本文,我最大的收获是:在竞争领域中有两大套路:升维后的降维打击、多领域后的跨界打击,这本书给的不是让你如何优化改进,而是一次彻底的升维认知、战略、方法、修炼的全面组合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意义的痛苦。我正在努力,让这份痛苦不要落在我身上。

对于持续自我修炼思考的简单总结:

•  看世界:开放而专注

•  看自己,迟钝而有趣

•  看人际,简单善良可激怒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6天#170804

《永澄:为什么完成一件事之后会懒惰?》

战略是实现为了实现目标,用清晰的视野能力,把各种思路整合成资源,将目标实现。战术就是实现战略,服从和落实,把具体的事情做好。永澄老师谈战略,应该是让我们在因上努力,因为任何解决方案的投放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只有事先将问题想清楚了,才不会随便乱动。如果让我对不同的事情形成战略,原来的我是没有固定的套路的,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冲上去做了,然后悲催地发现有什么地方出错了,因为根本坚持不下来或者解决不了,同样的问题会重复发生,现在想想,都是战略问题没有搞清楚,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做。现在想问题会刻意训练,用黄金思维圈的Why-How-What,问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往往就因为问了这一个问题,看事情的视角会完全不同。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7天#170805

《永澄:遇到Scalers就会被碾压》

牛人总是和牛人在一起,大神都是和同级别的人一起玩耍。今天的文章里,永澄老师给出了他的三个感受:首先,竟然完全超出预期!其次,看到学科范式叠加的力量!最后,获得了少做多得更深层的心理表征!

今日回答:《跃迁》共读活动你如果想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分别是最低标准、普通标准、神级标准,分别是什么?2017年已经过去一大半,剩下的时光就全心全意跟随永澄老师学习,不管是《思考,快与慢》还是《跃迁》,都拿出最高标准来投入。通过共读活动升级自己的认知,打通自己认知升级的通道,可以像Scalers那样,将各种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精准地转化成低维问题,然后找到系统关键解,给出解决方案。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8天#170806

《永澄:如何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跃迁实施方案?》

高效学习的活动思路:参与活动—>设定目标—>预设结果—>全力完成。

今天,永澄老师说,要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跃迁发展方案。我内心的感受是,好麻烦,我真的很讨厌具有复杂逻辑的东西。但老师直接给出了一套支持体系——问题列表。(内容详见公众号文章)

今日回答:在老师目标的25个问题所归属的类别里,我大概能得到做方案的一个基本套路。如果老师没有问这个问题,我大概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某些方面,但是不会这么全面。不思考问题,是因为缺少通过方案来解决问题的心理表征,想不起来要通过设定方案来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未来要形成自己的套路。先按照永澄老师的套路来进行,把它走通,通过刻意练习形成心理表征,提升自己的认知思维。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9天#170807

《永澄:为什么有的问题就是解决不了?》

又是一篇讲概念的大文章,每次遇到这种文章都时烧脑要被烧死的节奏。不仅阅读时间长,理解起来也特别费力,这应该就是永澄老师说的“必要难度”了吧?今天老师讲的两个概念:维度和系统。老师说,你只有更好地理解维度和系统,才能明白问题究竟怎么才能被真正解决

今日回答:自己曾经解决过的极其困难的问题,就是关于婚姻这件事情在人生中的定位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想必单身的朋友都会被家里催婚,女孩子更是如此。我曾因为这件事情和家里大吵,又加上自己非常倾心的一段感情失败,整个人陷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那段时间,我整日以泪洗面,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因为太过痛苦,我本能地开始寻求帮助。我给知己倾诉,请她们给我支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内心感受。关注许多情感类公众号,从中挑选分析精辟,给人正能量的予以长期关注。

我记得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写:“中国女性对于年龄的焦虑,深层原因是自我定位问题。以男性的角度定位自己,婚育是个人最重要的价值。”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它用我完全没有想到的角度来重新定位了婚育这件事情,这可能就是永澄老师说的用维的方式解决问题吧。我想我获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底层规律,可以把事情放在更长的时间和空间下去思考,不拘泥于当下的得失。升维而跃迁真的是很棒的事情!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0天#170808

《永澄:万物互联是如何通过系统来影响我们的成长的?》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今日回答:

万物互联之后对我们的影响:

1、沟通更加快速便捷,不管身处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进行连接;

2、人和人、人和物的协作的范围和深度将会大大加强,出现以前没有想到过合作方式;

3、注意力被分散,获得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但筛选信息变得困难;

4、大数据的采集,将使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数据化,能够加强对个人的分析和控制;

5、人的功能得到更多的延伸,VR、无人机、无人驾驶等将会在日常生活中普及;

6、知识的普及,线上授课和直播平台使人们能够学到任何他想学的知识;

7、大量的简单基础工作将被取代,同时,新的工作将会涌现,其中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工作机会将会大幅度增加。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1天#170809

《永澄:遵循这条规则写文章,让他人对你的好感翻倍》

老师说,有效的内容、清晰的结构、适当的表现是关键解决方案,并提出以下四个要点:

Point1:请使用Markdown写作。

Point2:老老实实遵守Markdwon的规则!

Point3:标题的序号要符合规范。

Point4:学一点点结构化的能力就够了。

今日回答:我在个人物品收纳整理方面对自己有特别高的标准和要求。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桌上摆放物品的位置和种类都有严格的要求,什么东西必须就放在什么地方,用完的物品一定及时归位。这么做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从来不会丢三落四,真的要找什么物品都是快速而高效,几乎没有出现过翻箱倒柜找东西的场景。

这么做的意外惊喜:我在新工作入职的第一天,收拾完桌子,一切井井有条。后来,单位有个姐姐和我说,她在我入职的第一天,看到我的桌子,就知道我是个极有条理的人,对我印象非常好。后来我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有的时候,一点小事就可以瞬间提高别人对你的认同度。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2天#1708010

《永澄:问题的唯一原因,用三层系统给出解释》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可以分为三层,从下到上分别是:有效层、悖论层和解决层。if 发现问题发生,then 启动三层系统判断下层元素、本层悖论点以及上层解决方案。除了各种模型,永澄老师今天又给出了一个三层系统方案,让我们持续训练这种思维方式,做有复利效应的事情。

今日回答:

用三层系统来分析,个人阵发性情绪低落和抑郁的问题:

1.有效层:生理期影响、刚结束的重要任务、和朋友的不愉快、工作压力加大、体重增加、时间分配

2.悖论层:刚结束了上半年的一场重要的演出,身心疲惫,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却发现由于休息没有健身体重有所反弹。工作上换了新的领导,压力增加;生活中和要好的朋友发生龉龌,闹得不愉快。再加上平时的共读任务带来的压力和即将到来的生理期影响,导致状态低迷到不行,整个人失去了动力,深觉人生无意义。

3.解决层:我做这么多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我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健身是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参加共读活动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思维,让自己更加理性。跳出身边纷繁复杂的诸多事件,去探寻最重要的本质,站到更高维度上面去思考,才会一览众山小。至于怎么能获得见识和更高的维度,那就是我们要去努力去学习的了。因为,永澄老师说,任何技能都是可被习得的。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3天#1708011

《永澄:怎么样,这么有启发的游戏,是不是一看就会啊?》

Point1:判断成果

Point2:多做必要难度的事情

Point3:能力圈做事,要比显得自己很有能力重要太多

Point4:少参加学习类活动,尤其不要同时参加,要考虑的是参加一个就立刻用到工作、生活里

今日回答:我经常出现高估自己的能力的情况,比方说《思考,快与慢》的共读活动,我以为自己能够完成的笔记和作品,经常没有完成,现实就是啪啪打脸的过程。因为高估自己能力,会因完不成任务而导致焦虑,倒是没有出现过逃避或推卸责任的情况。

在现在的学习成长中,启发感的陷阱其实一直都在。每天的公众号推送(除了永澄老师的烧脑文之外),大部分都是只有启发感的文章。我们看过了,但并不会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在现实打脸的同时,也在努力自我修正。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在进行反馈、进行修正的过程。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4天#1708012

《永澄:如何用分形原理思考战略问题?》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分形”告诉我们的关键:你的视野在看什么范围你究竟在关注多大范围的事情

总结启发,有这样三点:

•分形用在整体战略视角上,让你可以避免陷入在小分形;

•如果系统没有给自己带来非线性收益,很有可能陷入在小分形里了;

•如果无法判断是否在小分形中,那就通过任务的不重叠性来判断。

今日回答:自己在现在的这家单位,从一开始就很努力地在做事,每天忙得不得了,也得到了单位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在做小分形里的事情,每个月都在不断的重复事务性的工作,无创新、无创意,更无成就感。如果让我对自己进行一次整体视角的规划,我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盲目。我会考虑自己的工作在整个部门的作用和比重,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否有帮助?如果有,我要如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如果没有,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用多长的时间完成积累,实现职业轨道的转换?积累都在哪些方面,如何获得积累所需的资源。

对于目前手上的工作,我想做到:1、清理手上工作,列出主要大项;2、列出每项工作的关键节点;3、对每项工作涉及的关键节点进行梳理,形成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5天#1708013

《永澄:不带金箍,无法救你,带上金箍,如何爱你》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

紧紧相拥在城墙之上,或者,带着一身坚定追寻信念而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不需要活成别人的样子,能够相遇是缘分,既然在一起就好好走下去,这就是缘分本来的样子吧。

本来打算持续烧脑,但是猝不及防来了篇温情无比的文章,这画风转变得太快,实在接受不了啊。永澄老师问,在我们眼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第一个我认识了三个月就跑到上海面见的人;是从来不像其他大神高高在上,非常接地气的人;是在成长路上不断践行、不辞辛苦的人;是一再将我从沮丧、低落的大坑里拉出来的人;是不厌其烦、孜孜不倦教导学员要从因上努力的人。像老师说的那样,既然能够相遇,就是缘分,好好走下去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6天#1708014

《永澄: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能力管理是目的、知识管理是手段

“究竟是否重要”这个问题,有两个标准:判断价值观和判断必要性。

今日回答:原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发现它不仅不对,还挡住了你的发展?在开始工作之前,父母给的观念是不要怕多干活,多干活可以多学本事,吃亏是福。工作之后,自己确实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了(我一直都是乖孩子),结果发现很郁闷,自己的工作不是领导不认可,要不就是把杂七杂八的事情都丢给我做。

自己一度很痛苦,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不断地在学习和寻找答案。遇到永澄老师后,才知道这是低水平勤奋,随意投放解决方案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在思维层面有了很大提升(虽然还是小白),遇事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了?现在感觉自己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都强了一些,虽然时不时还是会懒惰和拖延,但比之前还是有些进步了,很想一直这样进步下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