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红楼梦》第一回)

2022-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谢秋悦生活随笔

年轻时囫囵读《红楼梦》,不解其意,现在读是越读越有味。

"这个作者真是天才,绝对是一个博览群书还爱思考的人,文学功底样样精通,无论是语言的精美,妙用,句法,章法,人物出场,文章的铺排,都得心应手。文本表面欣赏的是文学的美,可给读者的是开放的智慧,每个读者自己去领悟。"

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可知也。作者借贾雨村言。巜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儒,释,道,四书五经,诗曲歌斌曲,几乎所有经典穿插在生活细节之中,看似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日月星辰,无不是人世间之永恒的令人痴痴的"情"字。读他与年龄,经历,阅历,感知力有关。而我是才读出一点点趣味,难怪年轻时怎么也读不懂。

前期也写过一些读后感,通读有点感知后更觉作者的伟大,那章法的铺排,宏大,前后呼应,不是天才,怎么会记得前面所写,不断篇?自己爱如此想。

第一回,暗藏许多玄机,交代故事的起因,经过以及故事的结局,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我们常常说人生如梦如幻,到头一场空,作者就用梦""幻"提醒读者,这就是此书立意本旨。

红尘中,谁不羡慕人世间荣耀繁华?谁又不愿享受荣华富贵?但这些生来就锦衣纨袴,饫甘餍肥之日无不赖昌眀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所赖的天恩祖德。如果在这些乐事中,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徳,能永远依特在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吗?当然不能。但所有繁华落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晨夕风露,阶柳庭花,襟怀笔墨依然对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心中是满满的眷恋与称功颂徳。

一僧一道,又何不是我们生而为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呢?人世间,只要有"情"在,即便到头一梦,万镜归空,又有谁说不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至于能不能自色悟空,谁能保证活一辈子,能分得清"我是谁,我何去何从?"一把辛酸泪,依依是作者痴痴的情。

红尘自有爱。悲欢离合,兴衰际遇,‘枉入红尘,每个人都去补自已的苍天。

读这″满纸荒唐言",我也痴,我也泪。痴那君仁臣良父慈子孝伦常间的眷眷无穷的情怀,痴那所有女子行止见识,只属于她们自己,哪怕那个微不足道的只出现过一次的丫环佳惠,他们都是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作者不"痴",何以能去关怀到?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无限的想象,历史朝代的社会背景,家族变迀史,作者确定是曹雪芹吗?有时会浮想联篇。不影响文本的阅读。最大感触是文章的铺排手法,人物的多面性,极尽繁华,极尽衰退心中的震撼,所有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事情前因后果,都可追踪蹑迹。

三万六干五百零一块,是否象征写的是"百年家庭史?"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 时空轮回?为什么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三万多块,唯独自己一块,还经过了女娲煅炼,居然独剩自己不能补天,既然在天上没作为,那到红尘入世中也应有番作为吧?也居然是"枉入红尘若许年"。顽石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本性真石头赋予世俗中多了社会性),待却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䅁(宝玉最后光着头,赤看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历经尘世俗缘,最后复还本质"空"即是佛门,由石到玉,由玉又还石,历经凡劫,洗尽铅华)。

交代本旨,既然到俗世里要来历劫,那作者又何开篇?全书不用一个"我"字,旁观者清,旁观者又自有开放的态度,只有清楚知道自己人生在哪里,历经磨难,深刻反省与觉悟的人,才有如此的悲悯。堂堂须眉,应该有一番作为的,身前身后事,可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我们读者又何不如此这样去想自己才有觉醒之时,才不会在"小我"之中迷失。纵然有"情",人当然也不是"不变"的,"无常"是常态。交代整个故事主旨,几乎大的线索都能在开篇有所交代。

开篇入尘世,从葫芦庙旁乡宦甄土隐梦见一僧一道说起,前世因缘的一干风流冤家(指极相爱恋的男女)三生石(前定因缘)畔的绛珠草,因报灌溉之徳,将下世为人去把一生所有的眼泪偿还给他(开头就作铺垫林黛玉和贾宝玉只是前世的风流冤家,将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暗指秘情,只有你知我会的,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心中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注定黛玉在小说中与宝玉是没有结果的红颜知已,一直在你情我意的郁结中度过,也只有这份纯真的爱恋,懂你二字,才令人感动。)(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