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旦旦日记成长励志

就诊

2019-08-11  本文已影响4人  旦旦日记

昨一早,六点多一点,我开车带着万宇去市口腔医院。

准备做根管治疗。

七点不到便到了医院。

因为之前已经预约过专家号了,所以无需挂号直接取号报到就可以。

我们到的时候,儿童口腔科大厅一个人还没有,刷了一下报到机,排第三。

七点十五过后,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

我的点掐的还算准。

报到有个技巧,一般医院放号都是在七点十五分开始,然后八点正式开始上班。

如果你七点半到的话,可能前面就排了很多人了,八点到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唯独在七点十五分之前到,能避开很多人。

这就是技巧。

口腔科还不同于其他科,像感冒发烧这些,即便前面有很多人,排的也会很快,口腔科一排就得排很久,因为看牙是个细活。

我们上次就是,明明前面只有十来个人,可却排了三个来小时。

所以这次吸取教训了,得来早,更得来巧。

不说别的,来得早,停车费都比别人要少给几十块钱。

市区看病有一点不好,停车难,而且停车贵。

口腔医院还要好一点,一小时八块,鼓楼医院貌似一小时十几块,停上个几小时就是几十块钱。

虽说几十块钱不多,但停的也心疼。

不仅我们心疼,那些开豪车的一样心疼。

按说开个几百万车子的人不会心疼这几十块钱,可事实的确心疼,因为我见过。

上次从口腔医院出来的时候,我见到一个中年男性,开着一辆保时捷SUV,从停车场出来时,交了五十块钱,交完后嘴里在嘀咕:这才停多么一会,就要五十块钱?太黑了吧?!

所以,心疼钱,是人的通病,而且越有钱越心疼,随便摸一个有钱人出来,那精明的都像猴一样,不然他也不会成为有钱人。

八点一到,准时就诊。

广播喊号,我们进去。

这次为什么得挂个专家号呢?

我就是想看下专家号是不是和普通号有所区别,有没有可能是另一种就诊方案。

结果一样,除了根管治疗,别无他法。

那只好听医生说的来办。

医生冷冷的说:来,开始治疗吧。

万宇在里面治疗,我在外面等候。

等候期间,看到一个应该是医生的中年妇女(也可能是护士长),带着一对母女,母女在前,医生跟在后面,医生小声的说:来来,我让王主任帮你们看下,不用排队。

那对母女便按照医生的指示走了过去。

边走,医生边在后面笑嘻嘻地说:呀,你家闺女可真高,长得也很秀丽。

一副溜须拍马的样子。

前面的妈妈只是笑了一下,没说话。

那我就明白了,这对母女出身应该不一般,至少得是个什么长家的。

平时这医院里的医生一个脸比一个脸拉的长,但是在有一些人的面前呢,那是无比地虔诚,生怕别人不愿搭理自己。

一分钟不到,那对母女便就上症了,这时,我回头望了望大厅,还有满大厅的家长带着娃在等候着。

这就是著名的关系型社会。

越好的医院越讲究关系,普通关系白搭,至少得是个什么长家的,这样从某种程度才能达到一种资源互换。

比如:我帮你家的长辈排个号、加个床,你帮我家的娃插个班。

如此,才能平等。

前不久和一个南京人在一起吃饭,貌似他在村里是个小干部,他说:南京,是个很体制的城市,经济活力很欠缺,每个人都想抱着个铁饭碗,创什么业,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多好?!反正有房,有车。

逐渐,我对这句话也更加能理解了。

所以说想创业就应该去上海、深圳,那里才是创业者的天堂,南京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型化的县城,只适合体制,和沪深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不一会儿,万宇治疗好了,我们致谢,告别,这时,医生依然是一幅冷冷的表情。

我一时有点转不过来。

此医生和彼医生为什么差别能这么大呢?

(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