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2.0
2022-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朱海芳
#老书屋文化
读经典写好字

爱上经典快乐吟诵
诵读经典长养性德慧心
让喜欢的事成为生活
在悦读经典中快乐成长
书写有道智慧成长
学习经典养成书写习惯
让写好字从经典开始
在书写经典中修清净心
每日抄诵经典
《论语》
公冶长第五(二一)

字词解释:
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
两个“知”,都同“智”。
大意: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清平的时候,他就表现得有智慧;国家黑暗的时候,他就表现的愚笨。他的智慧是可以赶上的,他的愚笨却是赶不上的。”
导读:
孔子在这里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智慧和愚笨也是相对的。
一个人应当懂得,在不应当显露智慧的地方(或时候)就不应显露智慧,这也是一种智慧,甚至是一种更不容易达到的智慧。
在不该显露的地方(或时候)却不知收敛,轻易显露,那就不是智慧,而是愚笨。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甚至丢掉性命,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想想三国时代的孔融、杨修、祢(mi,二声)衡等人的故事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