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计划》悬疑中的神仙剧情,嫌疑犯已抓捕还怎么吸引读者?
每个人都应该听过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生物链中到底谁是赢家呢?
向大家介绍一本悬疑书《黄雀计划——鸣蝉的杀意》,它的作者是鬼疱丁。
这是他的第一本悬疑小说。
这本书里讲的案件是一桩连环杀人肢解案,对于类似案件的书,我看过很多,《食罪者》系列10本,江户川乱步的《三重漩涡》……
拿到这本书时在想,作者要在这样一个老话题上写出新意,玩出新梗,得从哪个角度重点描述呢?这很考验作者的功底,悬疑剧是否符合逻辑是基础,写出与众不同的感觉才能脱颖而出。
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作者叙事的角度很奇特,书中还有大量相关刑侦的专业知识。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一段诡异的视频席卷全网,摆在高处的女子头颅,俯视着自己被肢解的尸体,那优美年轻的面庞上,还被化了妆,妆容高级,粉质细腻,但让人一看,就感觉毛骨悚然。
到底是宗教的祭祀,还是对作案手法的一种炫耀,亦或想挑战办案人员的能力?这段视频以及案发现场,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谜。
犯人手法残忍,却未留下任何个人痕迹,没有指纹等线索,被害人全无反抗,就那么放任凶手入室,将自己勒死,可在调查的时候,却发现这姑娘洁身自好,无不良嗜好,是什么样的人会盯上这样的女孩呢?
翻开这本书,一切就有了答案。
善于突破犯人心理状态的探长肖沂(yi)临危受命,破解此案,经过警局调查,这起连环案件已经发生过多次,只不过因为作案区域跨度太大,作案手法迭代更新,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警局请来的天才心理犯罪专家丁一惟,通过几个提问,让肖沂看到查案时忽略的地方。
很快,凶手便被追拿归案,看到这里,我懵了,只用了1/3的篇幅便将这个凶手抓住了,这本书还有什么要交待的?
江户乱川步擅长用大篇幅介绍犯罪的过程,直到最后才通过毛利小五郎的“嘴炮”破案;东野圭吾喜欢刻画人性,直到最后一刻,通过对于欲望的拼接,才能找到凶手;阿加莎奶奶将所有做案细节都藏在了情节中,看完书后,再次回溯,才会觉得趣味十足。
这位鬼疱丁如此容易就揭穿了犯罪嫌疑人,他还有什么要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呢?
我们能够看出,作者的重点不在于破案的过程和抓捕分析,而是放在了审讯和罪犯如何逃脱制裁上面。
这方面的小说果然凤毛麟角。只有我最近看的《名提真相小组》里面有些审讯技巧,这位鬼疱丁十有八九看过此书,握手。
书中嫌疑人是个心理能力特别强的罪犯,这个罪犯反侦察能力、心理素质都非一般人可比。(几年间,杀害数个女性,还将犯罪手法升级,越玩越大,心理书也没少看。)
警局的审案高手联合换班,彻夜审讯,软硬兼施,都未能逼出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审案环节也很好看,高手过招,步步惊心,我看悬疑剧的观点被带偏了,看正义战胜黑暗的过程,才更有趣。)
最后还是肖沂,他回到了现场,自我催眠,完全取代凶手,进入他的心理,将作案现场还原,找到了罪犯的弱点。(这个与食罪者有些相似。)
再加上丁一惟的帮助,两人一起找到了证据,可嫌疑人的关押时间已到,他被放出了监狱。
丁一惟猜测,犯罪嫌疑人出狱后的第一件事,还会再次动手杀人,第二件事将要跑路。
他的猜测都压中了罪犯的心理,根据他的预判,最终犯罪嫌疑人的命运到底会如何?这里剧透一下,他得到了相应的处罚,却并没有被警方抓捕。
这就是书名《黄雀计划》的主题,不看完这本书,你就一直云里雾里,看完这本书,你还得试着猜测一下。
或许这就是鬼庖丁的初心吧,设计一个真正的悬疑故事,没有答案。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如果说犯罪分子是鸣蝉,那谁又是螳螂?谁又是黄雀?
不把根扎向黑暗地下的树,是无法触碰到光明的天空。
他们愿意以身作则,化身为法律的绳索,绞扭一切试图逃避法律空隙的投机者,他们是伟大的。
就在犯罪分子得到惩罚,死于非命的时候,我们发现,黄雀计划才刚刚展开……
所以,这本书是否还有第二部?书中的自序中没有说,估计会有吧。
这本书更有趣的地方在于知识点特别丰富,每个新鲜的设定都会引人赞叹,令人惊叹,作者说为了写这本书,他将公安大学的指定教材挨个买了个遍,从法医学到现场侦查办案流程再到物证的采集与保管,乃至警队行政管理,都看了一遍。
最后认识了一位刑警朋友,才得以更全面地写出这本书。
感谢作者的努力 ,我们才能看到一种新的侦破形式,一种对悬疑案新的表现。
书中还包含了另一个小故事,讲了丁一惟的番外,他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对于第一个故事的结尾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这个小故事作为参考。
唯一让我觉得不足的是,书中的CP,又是一对男主,现在凑CP已成风俗了吗?还要写两个人从小就有过相识,以证明并不是平行世界的人。
不过喜欢耽美的朋友可能会爱上加爱,我却只觉得有点尴尬,希望作者能够改进。
人设已经很好了,也可以更倾向于兄弟情,何必一定要男男CP呢?
无论如何,这也是一本有趣的悬疑故事,相信喜欢这类风格的朋友,一定会爱不释手,读完久久不能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