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精英日课:高频切换工作法(2018-10-24)

2018-10-24  本文已影响28人  周益军

高频切换工作法

到底要不要在工作中来回切换任务?

任何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都会告诉你,高效率来自注意力集中。你应该排除干扰,坐在那儿老老实实地把一个任务做完,再做另一个任务,尽量避免在不同任务之间来回切换。这是因为切换任务是有成本的,大脑每次转换任务都得重新熟悉,要付出时间适应。所以我们工作的时候切忌东张西望,切忌不时查收邮件,切忌动不动拿起手机看朋友圈,最好找个不受打扰的环境。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不仅仅是想把活干完,而是想把活干“好”----想要有点创造性的话,那么时不时切换任务反而是有利的。蒂姆.哈福德的《混乱》这本书,其中就提到,那些创造性思维强的人,比如艺术家,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分心。我们还讲过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跟集中思维有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发散思维喜欢有休息的时间段,换换脑子干干别的事儿,比如散散步、睡一觉,反而更容易获得新灵感,我们不建议连续在一个问题上花费太多时间。

到底要不要在工作中来回切换任务?

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三个研究者,Jackson G. Lu,Modupe Akinola,和Malia Mason针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且发表了论文。

先说结论:

为了产生创造性思维,应该跟传统的“时间管理”反其道而行之,增加打扰和休息。这个研究的令人吃惊之处在于,打扰的频率越高、打扰的方法越被动,对解决问题的帮助反而越大!

刚听到这个研究结果的时候,我跟万Sir的反应类似 —— 大跌眼镜。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一直强调的专注,不能一心两用,难道一直都是不对的?难道小时候一直被说坐不住,都是被冤枉了,其实我的潜意识是要提高创造性思维?

这个新发现有点太颠覆,我把研究人员做的实验转过来,压压惊。。

精要

实验一

第一个实验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受试者是美国某大学的学生和校友,他们的任务是做两道英文文字题。题目本身不算难,但就算英语是你的母语,你也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想到答案。

题目是这样的,给你三个词:way、mission、let,然后问你能不能再想到一个词,跟这三个词分别连接,都能组成新词。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sub”,跟前面三个词组成 subway、submission 和 sublet。就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实验者用这样的题来考察受试者的创造性思维。

像这样的题,一共有两道。每个受试者有4分钟时间来做这两道题目。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被指定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

第一组是“连续切换”。受试者必须轮番思考这两道题。做第一题,考虑30秒,时间一到马上去想第二题,再过30秒又回到第一题,如此反复地在这两道题之间跳来跳去。

第二组是“任意切换”。在4分钟的时间内,受试者可以随意在两道题中切换,愿意怎么分配时间,来回考虑都可以。

第三组是“中间切换”,在4分钟里,前两分钟考虑第一题,后两分钟考虑第二题。

那你猜哪种方法好呢?按常理来说,第二组方法,任意切换应该是最好的。正好有思路的时候不会被打断,没有思路的时候可以换另一道题做。其实我们平时考试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把会做的题目都先完成,不会做的慢慢做。从来没有一个考试,这个题给你30秒钟,30秒后马上去想另一道题,另一道题30秒没想出来再倒回去想第一道题。所有考试都是给个总时间,你自己任意把时间分配给各个题目。

但是实验结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第一组,连续切换组,有51.4%的人把两道题都做出来了;第二组,任意切换组,只有12.5%的人两道题都做出来了。第三组,中间切换组,是14.3%有两道题都做出来了。也就是说,以30秒为一个单位时间连续切换组的成绩,大大超过另外两组的成绩。

实验二

另外一个实验是在网上招募了一批受试者进行的,也是做两道题,总共8分钟。第一题是列举砖头的各种用处,第二题是列举牙签的各种用处。实验也是分三组,第一组连续切换,写一个砖头的用处,再写一个牙签的用处,反复来回;第二组任意切换,你可以随时在砖头和牙签之间跳来跳去;第三组中间切换,前4分钟想砖头的用处,后4分钟想牙签的用处。

第二个实验的结果跟第一个实验的结果很相似,也是连续切换组的成绩最好。

总结这两个实验的特点。

特点一:利用另一项脑力工作来换脑子

这两个实验跟普通的发散性思维,换脑子、放松一下,不一样,它是在两项同样难度的工作之间来回切换,不是利用休息时间换脑子,而是强制利用工作来换脑子。

特点二:强制打断是避免低效思考的状态

另一个特点是,转换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它并不是在第一个问题已经没思路了才让你换第二个问题,而是强迫你换第二个问题。砖头和牙签的实验也是,这边想出一个,马上想另外一个。

研究者认为,之所以这种强制切换的方法有效,是因为人脑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进入一个不经意的低效状态 —— 实际上你已经没有新想法了,是在原地打转,但是你自己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原地打转。你意识不到你的灵感已经枯竭了。这个时候如果来个强制打断,先让他去干个件别的事儿,稍后再转回来,才能换一个新角度考虑问题。

心得:

使用这种高频切换工作法要很警惕,只有在两项工作都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才可以使用。而且使用的时候,要针对具体情况来制定切换频率 —— 频率的高低,应该在开始15分钟的时候测试,并根据切换效果量力而行。使用场景:头脑风暴,解答几道难题。

对于一项需要集中思维的项目,最好还是根据25分钟,甚至55分钟的番茄时钟来进行专注思考,进入心流的忘我状态。比如,写作和阅读。

所谓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能说创造性思维就比集中思维、执行思维更高级。能列举砖头的各种用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缺乏真正知识的支撑,这种思维没有大用。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你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没有固定的套路,是你在没有路的地方搜索----如果有固定套路你执行就可以了,那就谈不上创造性。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会告诉你砖头有什么用,你只能在自己的大脑里搜索砖头都有什么用上。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功,说的高级一点叫“探索”,其实就是搜索和摸索。仅就创造性思维而言,不停地换思路确实是个好办法----这个地方搜索得差不多了,那就换个地方找。

可是这个研究所有的切换频率,也实在太高了。这种方法究竟有多大推广价值呢?比如你参加高考,数学最后两大道题都比较难,一上来可能都没有什么思路----难道你应该给自己掐个表,第一题想30秒后,改想第二题,第二题想30秒后, 再想第一题?这个我真不也下结论。能不能安排学生做个实验,原来的研究用的是小题目,切换时间只有30秒,那我们用两道真正有点难的数学题,也许应该把30秒,改成1分钟或者两分钟?

研究者也表示他们不知道最优化的切换时间是什么,也许跟任务的难度相关。但他们猜测,随着思考进行,切换时间应该越来越短!因为你已经熟悉这两道题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