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故作坚强吗?
国外有本畅销书 “说完你好 说什么?”what to say after saying hello?
“你好吗?”“How are you?” 有人真心地问过你吗?昨天,我问了妈妈,她说“我当然很好...” 然后和我说了一大堆她在唱歌路上的进步...
没有太多的人问过我这句话,我几乎也没问过别人。曾经很喜欢的一个名词是 “personal bubble” 表达的是 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的泡泡(在这个泡泡里面包裹的是每个人不愿意向外揭示的情感或事件。每个人的泡泡直径差别很大)很多隐私问题都在安全泡泡中,此问题似乎也是。一般 关系足够近 才会有真诚 亦或发问的人有一颗敏感的同理心。
不追求完美的女人(这种假设有点问题 女人都会陷入完美的圈圈 不过在一次一次失望之后又回到现实) 主要情感可大致分为2种趋势 1.寻求被呵护 2.寻求被尊重 我属于后者,你属于哪种?一般 我只希望爱我的人能给我尊重和信任 相信我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出于 好意的关心反而是一种负担。
骨子里,我觉得 没人能帮你过上更好的生活,除了你自己。再亲密的家人朋友 给你的都只是一个视角 穿插了她的经历 她的文化她的一切的一切 到最后 除了“好意” 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中国有很多形式的关心 贯穿于生活的各种细节 各种关系。被“担心”惯了的人 大都无法过自己的生活。因为她们生活在 “被关心的影子里”。深层次里 感受到的是一种“不被信任”而无法自立的无力感。
当妈妈 回答我“当然很好”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她的故作坚强和她内心深处的坚毅。这种坚毅是历经磨难后的一种“不屈服”。只有真正经历过坎坷的人 才知道 这仅仅是“又一次”。不放弃自己,是走过去的唯一出路 经过谷底 才知道任何未来都会更光明。
话说回来,最喜欢问我这句话的是孩子他爸。分居2地,他知道我的不易,但又尊重我的执着。每次他问我“你好吗?今天感觉怎么样?”我的眼泪都在眼眶打转,真想说“不好 不喜欢这种分开的状态” 不过每次都没有说出口。只是淡淡地说“i am ok”。
如果有人问了“你好吗” 你也感受到 真诚 也许这是你可以和别人连接的开始...有人说“人心是一座孤岛” 我想说 “我们自己就是把心放在孤岛上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