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理财,这两点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人人都想让自己的财富增长,但是当我们开始理财前一定要做好两个准备。
心理准备和资产配置计划。
01
心理准备主要是指,如何对待钱,自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健康的态度。
1)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偏好,是高收益还是高安全。
如果自己偏好收益,那就必须接受高风险;如果喜欢安全和确定,那就必须接受较低的收益。
因为风险和收益就是硬币的两个面,高收益必然意味着高风险。
2)流动性是一个重要指标
在理财时,我们通常很重视收益,也很关注安不安全,但是流动性常常被忽视,其实它也很有价值。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急需用钱,看大病或是“抢房”,流动性太差的钱就拿不出来,虽然都是自己的钱,却远水解不了近渴。
因此,同等条件下,流动性越好的渠道,越有价值。
3)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句话并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常识,它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这句话的背后是分散风险的理论,与之对应的是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这一理论被誉为“现代金融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简单来讲,金融投资的最优选择之所以难选,就是因为投资的收益总是和风险相伴的,投资的最终收益是对应某一风险下的收益。反过来想,当我们确定一个收益时,风险最小的那个投资组合就是最优的选项。风险最小在数学上可以抽象为收益率波动的“方差”。方差数值最小时,算出的投资组合就是最优组合。
所以我们在理财时,应当注重投资的组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投资渠道越多越好,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把事做好,这也是巴菲特给我们的忠告。
02
心理认知准备好后,我们就要具体把手头的钱做一下配置了。
根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的建议如下图一目了然。
下面就几个关键的地方做一些说明。
1)要花的钱并不意味着存活期
要花的钱主要看重的是流动性,就是说要用的话马上就要拿出来。
存活期流动性最很好,但是收益率几乎没有。
既有流动性,相对收益又高的理财产品有吗?答案是有,那就是货币基金。
什么是货币基金呢?其实我们熟悉的这个“宝”那个“宝”就是,比如“余额宝”。
把要花的钱买货币基金,既有较好的收益,又有良好的流动性。
2)保命的钱要用在刀刃上
所谓保命的钱其实就是买保险。保险的最根本的功能就是解决风险,所以我们不要被那些天花乱坠的理财保险迷住双眼。花钱买断风险才是保险的使命,解决风险后理财保险才值得我们考虑。
购买保险注意三个原则即可:1、先大人后小孩;2、先买风险后买理财;3、钱少买消费型保险,钱多买储蓄型保险。
因此首先应当给家里最挣钱的顶梁柱买好重疾、意外等保险。如果观念上接受,应当优先选择香港的保险产品,资费合理,保障更好。
3)保本理财和风险理财根据年龄和偏好作平衡
保本理财包括:银行短期理财、保险理财、债券型基金等
风险理财包括:p2p、股票、股票型基金、虚拟货币等
年轻时可以适当提高风险理财的比例,以博取更高收益;随着年龄见长,逐渐提高保本理财的比例,在挣钱能力走下坡路的时候以追求更好的稳定性。
一点浅见,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叫唐天杰,一位普通的奶爸。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一点帮助,欢迎转发,一起探讨。
期待您的点赞和留言!
我的签名:一个不会卖香港保险的IT不是一个好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