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看电影想到的四个观点
01
刘若英在电影《后来的我们》带给人的一个启示:后来的我们,就算爱情可以重来100次,像主人翁那样,是不是还会分手?我想很大的可能性就是——会。因为时间在变,世界会变,人也会变。
作为老师,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如果一直都在用不变的心态来对待教学工作,能行吗?所以,面对现在的孩子,许多人感到了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去解决它,或者说没有彻底的解决它,甚至有的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完全失去了一个教师应该拥有的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终身学习。
而每位老师从新开始全新的脱胎换骨的读书,是改变现有状态最有效的捷径。
02
老师们平时忙于日常工作,忽视了我们最可宝贵的东西:读书!读书使人明智,读书是人精神,读书是人拥有梦想。
也许有人会说:我哪里有时间啊,平常忙得要死。
记得一次开会,一位全国优秀的老师问大家: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我们都扪心自问了诸多答案,还有代表站起来发了言。
那位老师轻轻摇了摇头,说了这样一段话:“要平衡工作与家庭很简单,只要你想,就可以坐到;你要是不想,你就做不到。”多么简单的道理啊!
03
《易经》的“易”字有三个含义:简易、变易和不易。简易是指大道至简。一个真正通透的人,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复杂的事情表达出来。变易是指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每一天都是新的。在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不易是指所有这些变化背后一定有不变的东西,这个就是原理,就是规律。
所以,每个人在三个领域想想哪些属于简易?哪些变易?哪些不易?
04
著名作家周国平观点
……
我所说的哲学的精神,就是指在西方哲学2000年来似乎不成功的发展过程中生长起来的伟大的精神传统。在这个精神传统里,可以相对到区分文三种精神,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我上面说到西方哲学,在其造成的头脑与灵魂的紧张关系中,一方面超越性得到了发展,形成的就是宗教精神。另一方面,理性得到了发展,形成的就是科学精神。与此同时,因为理性和超越性的发展,强烈意识到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尊严。对人性价值尤其是人的精神性价值的尊重,这就是人文精神。我认为这三种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比较缺乏的,因而是特别需要向西方学习的。
……
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宗教精神和科学精神都可以落脚在人文精神上,都可以包括在人文精神里。人生在世,第一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灵魂,在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并且负起责任来。第二个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在对世界的看法上自己做主,并且负起责任来,在这两方面都意识到并且体现出人的尊严,社会则要为这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建立起一种保护人的自由,包括精神自由,维护所有个人的人的尊严的秩序。在我看来,西方社会之所以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西方哲学功不可没,这是从西方哲学2000年来看似徒劳的追求中产生的最伟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