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三二六:无中生有

2024-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传习录》三二六:无中生有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

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工,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无非天则流行矣。”

禅宗有个三境界说,讲修行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当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为了寻找自己衣钵的继承人,面向寺院的全体僧众征集偈子,所有在寺庙中修行的僧人都可以作一首偈子来展示自己的心境,大师希望从弟子们的偈子中,找到真正有慧根的继承人。最有希望成为继承人的神秀和尚先作了一首,还不好意思署名,只是默默地写在寺院的墙壁上。神秀的偈子这样写道:“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无事惹尘埃。”弘忍大师看了后,认为偈子虽然作得不错,但没有到见本心的程度。一方面让寺内僧众抄写、默念这个偈子,以成就各自的修行功德。另一方面,希望神秀能够再作一首来。

很显然,神秀的偈子落在了第一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修行者必然要经历的入门阶段,正如《论语》所讲,从没见过不从入门入手,便登堂入室的正统学者。第二重境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实际上是将第一重境界的所见給“无”掉了。当年,同在寺庙中修行的惠能和尚,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在舂米房做着苦力。听闻大家都在背诵神秀的偈子,认为作得不好,央人将自己的偈子写在墙壁上。惠能的偈子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大师看了神秀的偈子,当众说了句“亦未见本心”,然后拿鞋子将惠能“无一物”的偈子擦掉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弘忍大师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惠能。惠能的偈子至少落在了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能将包括佛法、尘埃在内的一切物空掉。只有空掉了,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境界。

在这里,弟子谈及的“声色货利”何尝不是如此。在现实世界中,“声色货利”是具体的切实之物。王阳明的“格物”观,说到底就是“正事”——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如果具体的“声色货利”在心中不能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便无法保持内心之意的中正。所以,王阳明要求初学用功者,先要像惠能一样,将“声色货利”在心中扫除荡涤干净。而后,才能有坦然面对的心境。

有人问:“关于声色货利,恐怕良知中也不能做到完全没有吧?”

阳明先生说:“当然啦。但对于初学用功者而言,却是要务必扫除荡涤干净的,不使有丝毫的与声色货利有关的私欲留存心中,这样的话偶尔碰到外界声色货利的诱惑,才不至于成为负累,自然会依循良知对之作出相应的反应。良知只要在声色货利上有足够的功夫,便能致得这个良知精精明明的,没有一丝一毫的障蔽,如此则遇到声色货利,也不过是想天理规则自然运行一般——纤毫不为所染。”

弟子们接受了王阳明的“格物”观,意识到“正事”的重要性,却仍然提出“恐良知亦不能无”——于良知而言,声色货利恐怕不能做到完全摒绝。很显然,这是一句大实话。无论修行有多么高,见声色货利,还是会有“声色货利”的感觉。完全像惠能那样,将“声色货利”视作“菩提树”“明镜台”一般空掉,多少有些自欺欺人。

王阳明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弟子们像佛家弟子一般,陷入枯寂的境地。他真正希望弟子们保有的是平常心——以平常心看待“声色货利”。传说苏东坡同佛印和尚之间有段对话,苏东坡说自己看佛印和尚像一坨狗屎,而佛印和尚则说自己看苏东坡像一尊佛。其实,在王阳明心中,真心希望弟子们能修行到看“声色货利”如一坨狗屎的境地——无所谓好,无所谓坏,然后能泰然处之。完全“无”掉不现实,在“无”的方向上生出一个客观的“有”来,才是真正的修行。

无中生有也是一种功夫,借助它可以让我们有更客观的心境,从而使自己的良知不为外在的事物所沾染、障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