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选择》- 寻找共同的方法
《第3选择》- 寻找共同的方法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本《第3选择》,是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的最后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将过去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所总结提炼出的7个习惯,浓缩成了1个,就是书中所呈现的第3选择。
这就让我联想起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苏乞儿所打出的降龙十八掌最后一式“亢龙有悔”,就是合前十七式的浓缩,所谓“浓缩即是精华”。
史蒂芬.柯维为人可以随时随地的做出第3选择,可以将第3选择作为一种人生信仰,可以将第3选择,作为一个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现实社会中,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是2维选择模式,打或者逃,我赢或者你赢,反抗或者忍受,成功或者失败,支持或是反对等;这种2维选择思维,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纷争和成本,让我们每天要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说服别人,打败别人,或是讨好或教育别人。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第3选择呢?
史蒂芬.柯维为我们呈现了,在2维的选择模式之外的第3种选择,寻求协同的四层思维模式,一起达成一个更好的结局,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维模式一:我看到自己;
将自己看做一个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
听上去似乎很容易,但让我们一起想一想,回顾一下,当你和你的爱人,或是你的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当时所掌控你的,到底是真正的自己,还是只是你的情绪呢?
当情绪所左右我们的时候,我们说服自己的往往是,“是你的错”、“是你逼我的”、“我没有选择”、“凭什么”、“不公平”,感觉错误永远是他人,感觉自己受到了挑衅,尊严受到了挑战等;
但是,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个人判断,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所以,当你怒火涌上大脑的时候,请告诉自己,你,可以选择。
在这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与大家分享,“强大的人不追求公平,只追求解决问题”。
思维模式二:我看到你;
视他人为人而非物。
当我们和女性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女人不可理喻”,“和女人没有道理可讲”;而女性若刚刚失恋的话,她们又会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男人不可信”;
如果延展开去的话,如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地域歧视,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我们给他人所贴上的种种标签,这时,我们所看到的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标签,一种身份,一种定义,其中甚至包含了仇恨和偏见;
当你无法感知到对方和你一样是个人的时候,你就永远不会想和他探索第3选择。
思维模式三:我找到你;
面对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自卫;
当工作或生活中和他人产生分歧发生争执时,我们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是懒得争辩,懒得理你,采取回避?还是感觉受到挑衅或伤害,急于反驳或争辩呢?
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想一想,在家庭矛盾中,回避和自卫,是不是都会造成矛盾的升级和激化呢?
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首先就是需要令到对方情绪缓和,只有在情绪缓和的时候,对方才能变成一个正常的“人”,(当然,前提是首先你要情绪缓和);
然后,不回避不自卫,让对方讲述自己的想法,这并不容易,需要耐心对待,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要去急于反驳和争辩;讲述的时候,尽量说让对方认可的话,让对方点头,以利于对方减少防卫,和缓情绪。
思维模式四:我和你协同;
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
在寻找共有的解决方案时,最好的工具就是头脑风暴法,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务必牢记,无论什么样的想法,都要做到不批评不讨论,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多多发言,直到讨论结果能够满足双方的最基本需求;
我们必须要相信一定能够找到第3选择,这一步才会有真正好的结果。
人生充满了选择,尝试用第3选择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而非过去单纯的2维选择模式,世界将更加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也更加的融洽,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