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春片有它一半傻,我绝不会骂
这是个疯狂的七月。
仅昨天一天,就上映了三部轻松破亿的电影。
数据来源:猫眼票房
《寒战2》,《大鱼海棠》就不说了。
另一部,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致青春2》。
意料之外在于,国产青春片骗了我们这么多次,依然还有人相信。
情理之中是,强IP,小鲜肉。
眼下,哪部电影抓住了这两大原则,都妥妥几亿到底。
烂不烂,谁在意。
Sir在意。
今天周末,Sir想推荐一部真青春片,给你们,洗洗眼。
它呈现的青春,可比我们一堆无病呻吟的套路,有劲多了。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
豆瓣上评分9.2。
好于91%的纪录片
IMDb8.1,烂番茄新鲜度100%。
拿下第4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娱乐周刊》评价:
音乐纪录片的典范,堪称史上最有趣的纪录片之一。
知名影评人,罗杰·埃伯特,把它列入著作《最伟大的电影》(Great Movies)中。
理由——
它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纪录片。
这部时长220分钟的纪录片,记录的,是人类历史最耀眼的音乐节。
没有之一。
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这个音乐节几乎打包了当时你能想象的所有乐坛巨星。
里奇·黑文斯在这里,即兴创作一生名曲,《自由》。
谁人乐队(The Who),在这里砸烂摇滚历史第一把演唱会吉他。
与其说是一场音乐节,不如说,这是一次青春的暴动。
当时的美国,内忧外患,反战,人权,同志平权等思潮斗争,与严峻的现实压力,催生出一帮年轻的自由主义者。
简称,嬉皮士。
他们对主流文化嗤之以鼻。
他们手持鲜花,当作枪火。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就是嬉皮士们的“独立日”。
音乐节还没正式开始,小镇已经聚集近百万粉丝。
原本主办方还打算卖票,18美元一张。
还没正式敲定,许多嬉皮士就直接踩断篱笆,冲进会场。
破坏,破坏,破坏。
面无愧色。
第一次看到这般景象的人,一定以为,他们疯了。
站在草坪就自嗨唱起来。
跟广场舞大妈一样做瑜伽,打太极。
觉得身上脏了,就跳进河里裸泳。
当然,也包括嬉皮士们最被抨击的。
对身体的放纵。
公开做爱
看上去,这班被困城市的年轻人,正在冲破他们痛恨的牢笼,接近他们梦寐以求的自由。
但,这种自由带来的,就是无忧无虑的享受么。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当然没有这么幼稚。
在呈现自由的同时,它没有忘记展示自由的代价。
冲破篱笆的年轻人,陷入另一个篱笆。
因为交通堵塞,汽油不足等问题,许多人想出去但出不了。
被困在小镇。
有一个女孩说,“我不想待在人这么多的地方,我想走”。
说着说着,大哭。
因为反战,他们把所有警察叫做“法西斯猪”。
但主办方低估了参与人数,食物严重不足。
最后,还得倚仗政府空投食物。
派遣医生。
才能活下去。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拒绝给出一个完美的自由假象。
导演迈克尔·沃德利还不满足于此。
颠覆常识后,他更进一步——
他想试图理解这班“叛逆”年轻人,在想什么?
片中,导演采访当地居民,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明显对这群年轻人极度不爽。
这些小孩全都吸毒了!所以他们才这么开心。
我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15岁的女孩子要弄个帐篷,睡在野外。
哪怕对面的人跟他说,他碰到挺多年轻人没嗑药,中年男还是不听。
叛逆很简单,批判也容易。
但导演迈克尔展示了一百种叛逆,不是为了赞美叛逆,也不是要反对批判。
他想要的,或许是,理解。
音乐节上,不少人排长队打电话。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在队伍鬼鬼祟祟。
导演问他,打给谁。
他眨眨眼睛,腼腆地说——
打给我妈妈,因为她要知道我还好不。
大家都笑了。
离家出走的人,还是在乎家人。
一个男孩在镜头前谈起他的父亲。
他父亲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不肯努力——美国那么多机会。
但他说,他根本不想成功,他只想要内心的平静。
就因为想法跟“主流”不一样,他成为嬉皮士。
于此,《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提供比一般打砸抢的青春片,更宽广的视角。
它暗藏杀机地告诉我们——
自由除了来自外部,也关乎内心。
自由,更建立于宽容。
这正是Sir今天推荐《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的最大原因。
坦白说,今天我们炮制大部分青春片,恰恰缺乏的,正是这种对不同人格的尊重和理解。
他们用一样的细皮嫩肉。
一样的情节套路。
一样的价值观。
去完成对“叛逆青春”的成人教育——
打胎,车祸,出国。
我爱你,最终还是败给现实。
程铮他是白马王子
而你
却不是那个灰姑娘
是如何可怕的老气横秋,才让他们有自信,给青春下一个伤感的定义。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无疑是近20年最好的青春片。
Sir不得不提片中这个细节。
钥匙。
马小军迷上制造钥匙。
他喜欢通过钥匙,去偷看大人秘密。
他第一次看米兰,看到的,也是她脚踝的钥匙。
当他试图强奸米兰。
扒衣服前,第一步做的,是扯下她脚踝的钥匙。
如果说锁代表了禁忌。
那钥匙,无疑是冲破禁忌的象征。
可惜,我们在如今绝大多数国产青春片中,只看到无处不在的锁。
这真值得我们现在的电影人汗颜。
在坐拥更多的资本,更好的技术,更丰富的资源的前提下,为什么,我们的电影,反而丧失了以前的锐气和勇气。
成为资本的奴隶。
Sir想起彭浩翔在《青春梦工厂》那句台词——
同样在这个地方,三十多年前,三千名大学生在此抗议美国政府将钓鱼岛交给日本,而三十多年后,同样是大学生,我们却在此看人家的胸部有摇……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最让Sir感动的。
是下面一幕。
当天空的乌云越来越厚,有人提议,“让我们一起想想怎么阻止这场雨的到来。”
于是所有人一起唱起“没有雨没有雨没有雨”的祈祷之歌。
最后,暴雨还是来了。
但,雷电交加里——
他们活得更爽。
把衣服撕烂。
就着非洲鼓的伴奏。
在泥水里打滚。
现实中,琼·贝兹(Joan Baez)也在狂风骤雨中,唱出“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成为美谈。
所谓的燃,不就是在一般人认为疯狂的地方,傻一次。
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国银幕,找不到这样该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