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眼里《道德经》(85)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牧童眼里《道德经》(85)《道德经》第二十章赏析
――――牧童对人之所畏的理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结合通行本和帛书本外,还得结合道之本源(物质存在的象形状态内在规律)及其特点常(恒)中有变来看待这“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依部分解读来看,本章讲述老子与众人不同,也有认为得道与不得道的区别之处。牧童不这样认为。牧童认为“上”“下”“左”“右”“前”“后”以及“昼”“夜”“成”“败”,甚至“阴阳”“相生相克”等等相对立却和谐(甚至不和谐)的存在恰是道的全部。应等常视之。包之容之,才有“有容乃大”。这正是哲学的基本思想――――对立的一统(物质的恒与变、意识的主客观内外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句话少了主体。人之所畏什么?谁不可不畏?不可不畏什么?众多“大家们”解读为“人们所敬重或畏惧的,我也不可能不敬重或畏惧”。给人的信息是“我”和人们一样。老子在这章里想给人的最终意思是:我们都是构成道的一份子,应尽力合于道悟于道以致用。
之前的唯与阿、美与恶,都是有相对性的。应对立的存在以致于更准确详尽地区别与表白。有个段子:猴子捞月亮,群猴中间的回首告诫抓牢树时看到的是充盈着团结信任坚毅迫切充满希望的面部表情,转头望前面的时候一惊――全是不带感情色彩或是有却无法分辩。怕闻屁,头侧偏。这就是一群手脚相连岸边树至水中月亮间的猴子,是物质,且这物质有意识。应此,牧童认为此处帛书版是对的。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牧童认为这句话直译为人之惧或敬的也必将或惧或敬于人。也应此,牧童认为所谓“舍得学问”或是看懂了“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之玄机。
此玄机精妙无比,牧童自认悟不透,又不愿以偏概全,就借东坡与佛印的典故展于此或益于路过。见仁见智自以人而异了。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心中有佛,所见是佛。心中魅魑,所见魍魉!
又或:老子的理想的社会形态是道与德(人)的完美结合。众物质中,似乎只有人会制造有文字。道咱知道是物质形态轨迹,德是观道悟道用道,它的主体是人!而人又不是个体,是一类物质,是古今前后无法确算个体的大集合。在这集合里,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存在。如同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些不同个体的个体共同组成了人这一物质的集合,更成为这世界或是“道”的主体。也藉于此,唯与阿、善与恶、美与丑、如享太牢如春至与顽俚与独异……等等都是合理的存在。这又应了“存在的都应是合理的”。
牧童以为本章重点:说明人是“道”之主体,点明了大道之有容(存在的一切物质的形态规律轨迹),潜指悟道以致用的方法――――(大同)默认、静观、感悟、致用。
附牧童对文中“母”的认识。以贵食母处母牧童以为“名之始”、确切地说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