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来风 我讨厌这个世界,唯独中意你明月共光辉

[红尘国学]由"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看“曾三戒

2018-02-10  本文已影响797人  落幕红尘
图/网络

文/落幕红尘

我对曾国藩也是知之甚少。只知其饱读诗书,是个有才学之人。

有文介绍,曾国藩为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其实,他在教育上也颇有建树,曾国潘许多言行,以及许多由他说出的话语,都极具教化意义。

有文说,"曾国藩是中国传统集大成者,优点甚多,非常值得现代人研究、学习。”

我是写教育文章的,当然对他极具教化意义的语言及文字感兴趣。便有了深入了解的想法。

曾国藩有这样两句话最能铭记于心了。“大事着眼,小事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这句话可以说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处世之道的深刻写照。也是他人生实践的高度凝练,以其切身感受,悟做人之道,之理,理浅意深,发人深省。后人,仍以此为,一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对我们今天仍有学习和借签的意义。

而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曾国藩的曾氏三戒。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桀骜不驯,爱抬杠,易动怒,自以为才高八斗,小觑他人。在他刚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的时候,由于自己年轻气傲,口无遮拦说大话,因此而吃过大亏,所以他给自己立过一个“三戒”的规定。即"戒多言”、“戒忿怒”、“戒忮求”后人称之为“曾三戒”。(有别于“君子三戒”中“色”、“斗”、“得”)他对自己身上的那些坏毛病深恶痛绝,认为脚踏实地做事永远比夸夸其谈重要得多。

在曾三戒中,戒“忿”、戒“怒”、戒“忮”、戒“求”,可理解为,“忿”和“怒”都是情绪不易失控的表现,“忮”是妒嫉,“求”是贪欲,凡此种种都是人性中本恶的一面,属于恶习,当然应该戒除。

但为什么要戒多言呢?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中,语言表达本身就是公关交际的重要手段,能言善辩属优点,曾国藩又何以反其道而行之,要戒多言呢?

曾氏三戒,第一戒,就为戒多言。《礼记》: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成语也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可见其重要。曾国潘的意思是,不是不说话,而是少说,是慎言,是想好了再说,切忌天马行空,信口开河。

遇事缺乏冷静,或者义气用事,都不足为取。狂妄自大,必导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件看似小事却让曾国藩记忆深刻。当时他刚进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风得意,一次在给父亲过生日时,多喝了点酒,有些得意忘形,在请来的众多亲友中,有一人叫郑小珊与曾国潘极为要好,两人一起聊天时,口无遮拦,极为随意,聊的正起兴,一语不合,言语碰撞,口下无德,引起郑小珊反感,当即拂袖而去。

事后曾国藩后悔万分,他在日记里自省,自责:“此事余有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比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之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这事自己有三大错。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曾国藩总结以上三点,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连《礼记》里说的“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的道理都参不透,说话不知深浅,不知轻重,还能成什么大事?所以从此以后,曾国藩不论是自我教育还是教育子弟,都以“多言”为戒。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

曾国藩“戒多言”的本质并不是要一味的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也并不是什么沉默是金,而是在面临人和事的时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祸从口出、祸由口生,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临事不纠缠、少争论的处事智慧。戒多言即慎言,就是嘴上多个把门的。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有云:“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意思是:不论何种场合,与人相处,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应慎重,容颠要端庄,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是劝人要谨言慎行,对人不要说不该说的活,也不要做不该做的事,免得授人以柄,招致非议。

曾氏第二戒,“戒忿fèn (生气,恨)怒”

曾国藩喜写日记,他早年的坏脾气在日记里都有记述,无论是对下人还是对友人,稍微不顺心,或意有不合,屡屡动气,大发脾气,忿不可遏,歇斯底里。

日记写着写着,心有所悟,意识到完全是自己的错,彻底反省,才有了《治心经》这样的美文。

生气愤怒,都是人的一种情绪表现,但如果一个人过于易怒,那么这个人已经算是出了问题了。曾国潘之所以要戒忿怒,其实就是想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以达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为了能达到这么一个精神境界,曾国潘还特地向好友冯树堂学习静坐之法,养气之方,以静制动,处世不惊,超然物外。

曾氏第三戒:戒忮zhì (强悍,凶狠)求。“忮”,嫉妒,“求”,贪欲,属人性本恶的一面。戒忮求,即为戒除贪婪。

曾国藩曾给其弟曾国荃写过这样的诗句: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告诫其弟,有人说你好,自然有人说你不好。功名利禄,其实都是浮云,只要能坚持本心就好。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有所克服。

贪婪膨胀的欲望,会使人迷失方向。最终必会跌入罪恶深渊。

人的欲望是无限膨胀的,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人的欲望如同高山滚石一般,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佛家看到这个问题,提出了因果报应之说。老子看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无为无不为之说。

他们都是在说,让我们修身,控制自己的人性,让我们不要那么贪婪。

贪是指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总是希望自己得到的更多。所谓欲海无边,欲壑难填即是此意。

贪婪是无止境的,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俄国作家普希金的作品《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就描绘了一个十分贪婪的老太婆,一开始只想要一只新木盆,但是第一个愿望被满足之后,第二个愿望马上就蹦出来了。一个接一个,胃口越来越大。这就是人的贪欲本性。和这个老太婆一样,有贪婪病态心理的人,在对待金钱、权力、女色、美食、财产等方面永远是贪得无厌的。

风靡全球的美国电视连续剧《老友记》(Friends)中有一个经典的镜头。Joey特别喜欢吃果酱,Chandler问他:如果在果酱和美女之间让他选一样,他会选什么?Joey向观众提供了最符合人类本性的回答:两个都要。

与动物相比,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动物一般是需要多少索取多少,不会想着把自己占有的留给后代。动物的后代从来都不是靠前代的积累偷生的,它们必须自己打拼自己的活路,所以动物会优胜劣汰,不断进化。

但是人不一样,人非常贪婪。人索取的永远比他自己需要的要多。即便彻底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人还会想着为自己的血缘后代留下无数财富。

贪婪有好多种,最简单最常见的是贪利: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中的腐败分子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贪利;不良学者出卖知识和学术道德贪利;妓女是出卖尊严和身体贪利;叛徒是出卖原则和组织贪利;无权无势无名的凡人通过自诩精明的小聪明贪小利占小便宜。所以凡是获得不道德不合法利益的人都是贪利之人。贪利之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很多自诩聪明的人在贪婪心的引诱下,很快就忘记了贪婪的恶果。

在完全商业化的社会,贪欲还能形成赌徒心理。以最小的付出占有最多金钱,“赌博”的标的,越来越多,“赌场”离参与者越来越近。

修心养性,完善品格,曾国藩的曾氏三戒,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教化之义。

上一篇《闲谈称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