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练字“练心”

2020-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做自己的思想家

      最近爱上了写字,我的字一直都写得不好,说实话,曾经有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写字了,在这个互联网电脑盛行的年代,我甚至都觉得写字似乎变成了一件多余的事情,很多的时候写字也是为了能速记一些东西,因为用电脑记不方便而已,现在好像还出现了将语音迅速转化成文字的工具,这似乎更加让新生代的人对写字感到“不屑”了吧,2019年我无意间接触了《道德经》,我被里面的理论所折服,真的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我开始了对她的初步的追寻,我开始关注有关于传统的一切,我开始爱上了传统的东西,无意间我也瞄上了毛笔字,说实话,小时候练过,但是真的就是半途而废,小时候根本就不懂为什么要写毛笔字,80年代那个时候父母流行将孩子送去学琴棋书画,跟现在的父母没啥区别,孩子去学的时候也不知道为啥学,反正跟着学就是了,不好玩就不学了,我也一样,练了一半就放弃了。现在想想真是遗憾的一件事,要是能坚持下去,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好习惯,现在也应该能写得一手好字了吧。

      其实现在看待写字这件事,跟小时候比较起来更多变化的是心境,四十岁的年纪想起七八岁年纪的我,同样是坐在窗台边,望着窗外的风景,那个时候想的是山上长了什么颜色的草?大家一起捉几只蚂蚱烤着吃很香吧?竹子做的剑应该能砍人吧?......等等这些无厘头的问题,呵呵呵,而现在却是思绪万千,感叹自己的无知无畏,过了这么多年才明白时间的宝贵,才明白自己应该努力不负韶华,这些一切是否会已经太晚?所以面对写字也是一样,现在开始重新的面对这件小时候看似“无聊”的事情,我觉得毛笔字需要钢笔字作为基础,所以我决定用一年的时间每天练习钢笔字1小时,而且都是以唐诗宋词道德经一类为主,练习的过程当中坚持一笔一划,用写毛笔字的笔法去写,这个过程其实开始是别扭的,练字就是这样,每次写的时候觉得自己写好了,可是过后一看觉得很难看,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感觉,另外就是写正楷写久了就觉得想改变笔法,模仿别人的行楷写几笔,后来又写得不伦不类的,这些过程我都体会过了,我觉得还是一笔一划的写比较好,一笔一划才是写出自己风格特征的字体,我也给自己立了个flag,就是2020年用一年的时间爱上我自己的笔体,写出一手让自己满意的字体,希望2020年末收获我的成功。

      现在的我练字感觉有些上瘾,就是看到一首古诗或者是名言就很想用钢笔抄写一下,或者是看到写得好的字就很想用笔临摹一下,我觉得自己开始进入了练字的门口了,但是还不是入门,只是在门口看到了风景,感觉那如画般的美好,如同唐代诗人王国维那首《画》描述一般:“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种美好的景色已经被我看到,意境也被我感知,但我需要走入其中,静待2020年12月的收获与见证。同时练字的时候,我很喜欢感受运笔的那种慢节奏,快了就一定写不好,写字一定要让自己慢下来,其实本质上就是在磨练自己的内心,一定要慢下来,很多的事情都会在练字的过程中想清楚的,这个世界上纷扰太多,很多的事情处理不是在选择什么,而是在于你不选择什么,我觉得自己40岁之前焦虑、彷徨、忙碌,但最终没有得到内心想要的成就与平和,练字中我开始感悟到一些东西,写字就如同做人一般,一笔一划,抑扬顿挫,该用力的时候用力,该轻提的时候就轻轻带过,那种一笔一划之间的连笔勾带是运用之妙的地方,也是写字的绝妙之处,怪不得有“字如其人”的说法,我曾经与一位书法协会的人聊天,听他说起过他的苦恼,他说他练字进入了瓶颈期了,感觉自己的字没有突破了,这个让他非常苦恼。我开始慢慢体会他的这种“苦恼”了,其实练字如做人,练字的过程就是心性磨练成长的过程,练字也是在突破自我的一种极限,好与不好除了外界人的评价之外,更多的其实只有自己的内心能懂,有时候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字非常的幸福,但是坏字练好似乎简单,好字再变好就很难了,整个过程是一次又一次的升华与对自我的挑战。这种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难道不就是在磨练自己的心性吗?

      练字如练心,我直到40岁的年纪才明白这个道理,我觉得无论自己什么年龄,都应该不断的精进改变自己,人的最基本简单目标不就是让自己更加幸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吗?如果没有对生活美好的追求,我们又怎么能幸福呢?练字给我带来的人生感悟让我感觉到了幸福,同时对练字本身的追求让我有了目标也让我感觉到人生拥有期待的幸福,我希望这种幸福一直延续下去,只有自己幸福了,才能有更多的力量帮助到其他的人,让周围的人幸福,我觉得这就是人活着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