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散文

领导要求太高?要求高的人是因为见识多!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7人  纱溪

1

我相信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拿一个方案去给领导审批,领导看了之后不满意,让你回去修改,你改完之后再拿去给领导看,领导还是不满意,你再修改,再看,再修改.......这样修改几次后,大多数人都难免会心生抱怨,比如:
“照着他的要求改了这么多次了,还不满意,还想怎么着啊”
“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到底懂不懂啊”
“破差事,钱给的不多事儿还不少”
.......
其实以上的案例应该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我,我工作的一部分是为一个线上社区做活动策划,所以经常要绞尽脑汁去策划活动,很多时候一个活动方案要反反复复修改多次领导才会点头,这时也会想:真麻烦,差不多不就行了?这个领导也太难缠了!

2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个叫《张艺谋的2008》的纪录片,才让我茅塞顿开。
这部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张艺谋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从前期创意到后期执行的整个过程。在这部纪录片里,熟悉的张艺谋导演成了全世界最难缠的甲方,他不断提出新创意,又不断修改创意,整个过程让后面执行的人苦不堪言。
比如开幕式的“击缶而歌”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他们找到“缶”这个乐器之前,所有人都是提议用鼓的,因为鼓一直都是中国人欢庆场合下不可或缺的乐器,而只有张艺谋一直坚持不用鼓,但是他又不知道该用什么乐器去替代鼓,只能反复表述他想要的感觉。最后众人轮番上阵也难以说服他,因为总导演的坚持,他们又不断尝试,提出了扇子,编钟,柷等等乐器,最后才发现了“缶”。
而“缶”的制作也经过了二十几次大型实验,每次都要做好几个样品,将制缶的老师逼到怀疑人生。
当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3

奥运会开幕式的音乐总监则是大名鼎鼎的陈其钢,陈其钢是法国大作曲家梅西安的学生,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就已经获得多项国际音乐大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就是出自他手,是一位极其优秀的作曲家。
可是他在做开幕式的音乐创意时,也被张艺谋否定了多次,十几个作曲家,改了十稿,其中的两个直接撂了挑子,说做不动了。
虽然陈其钢和张艺谋也发生过争执和摩擦,但是陈其钢还是尊重张艺谋的意见,不断修改,陈其钢说:


陈其钢

“要求高是因为见识多”!
说得真好,张艺谋导演之所以对每个创意,每个节目都精益求精,一段音乐,一个灯光,一个声音给人的感觉他都要反复要求,反复修改,不是因为他想要去刁难哪位工作人员,而是他知道你的问题在哪儿,或者他能够预想到你的问题会给整个开幕式的大局造成什么样负面作用。
这是他的水平。

4

张艺谋

是的,见过了,见怪不怪。
当别的人都满意了,张艺谋往往是不满意的,因为他见过更好的,或者知道怎么样才能更好,这就是见识。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没有见识有多可怕”?下面有个回答很有道理,没有见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见识还大言不惭、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唯我独尊以及"只有老子是对的"。
比如我,有的时候也会陷入这样的情绪当中,当领导反复要求修改活动方案的时候,当我的稿子被要求多次修改的时候,当设计师的图怎么也不能通过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开始陷入固执己见当中,认为对方是有意刁难自己,自己的工作没有问题,自己才是最了解这份工作的人,领导在瞎指挥。
我相信应该不会有领导会故意为难下属,浪费时间和人力成本,所以越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仔细反思自己的问题,,不要让“只有老子是对的”这种情绪左右你的行为。
而见识是什么,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呢?
我想,一次一次修改,直到最后做出你能做出的最好的作品,见识就在这个过程离你越来越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