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记忆
我觉得自己现在虽然收入并不算高,但是总体来说无论是从生活还是从内心都是很自洽的。小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我想主要还是因为母亲的早期陪伴起了作用,我从小到大与母亲呆的时间最长,不仅小的时候只由母亲一个人抚养照顾,即使后来与爸爸团聚之后,爸爸因为工作忙还是主要与母亲在一起。上了大学,母亲也一直没有让我走出北京,就等于一直在母亲的羽翼之下生活,但是我又认为自己其实还是很独立的,因为母亲一直有意的培养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加上小学一直进行了体育锻炼和乐器的学习。体育锻炼和乐器的学习,其实很多时候是需要独自完成的,也非常的枯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并没有达到非常高的造诣,也没有把他们发展成自己生活的饭碗。我想分析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热爱,只是机械的在执行老师和教练的教导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时候我就总是想往原生家庭的方向去寻找,其实这么想想,我对于母亲的要求过于高了,她送我学习,但她自己并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那么我怎么能要求她对我进行引导呢?
母亲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但母亲也是一个清高的人,从不呼朋引伴,我母亲其实很随和,人们也喜欢跟她在一起交流,但是越来后来我越来越发现,尤其是父亲辞世了之后,我越来越发现母亲其实是内心里住着一个小孩,并且是外强中干的,我需要用爱来灌溉,用爱来回报母亲,其实她也挺不容易的,但是她由于善于学习,能让自己在社会立足并给我创造了还不错的物质生活,虽然没有给我撑起一片天,但至少为我打造了一个家,这也让我非常感恩。
小的时候好像母亲就经常运动,经常看书学习,但同时也会看电视,从里面说一些道理,母亲其实很善于讲大道理,但是到具体执行的时候呢,我想反倒没有很好的体验,这也指导我将来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进行更多的陪伴,而不光光是高屋建瓴的给出建议。
我认为自己的执行力来源于父亲和母亲的雷厉风行的作风,但是其实从内在角度来讲我还是从小就有一个拖延症,因为我总习惯于把好的东西留到最后,但实际上留到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就是根本再也不会去看。比如我就有囤东西的习惯,偶尔也会有购物狂发作。总是想着好东西囤起来以后有的是时间学习,有的是时间加工,有的是时间再去看,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