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我就是要看没用的书,做没用的人

2018-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不说说说
我就是要看没用的书,做没用的人

我喜欢无用的东西。

复旦有“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莫言讲到“文学无用论”,王尔德说“艺术无用论”。

无用之用,让我有更丰富的情绪

无用并非真的没有用处。在墙上随意挂一幅画,不能吃穿,不能增值,但看到它你就心情好。这个“心情好”,便是无用之用。

对个体来说,情绪价值是无用之用的本质。

刚出生的婴儿有用吗?撇开感情不谈,既不能帮父母做家务,生理需求又无法自理、需要照顾。但对父母而言,可以参与到一个人从胚胎开始,逐步逐步舒展开的过程。有点儿像从种子开始,培育一棵植株,只除了人比植物丰富精彩得多。这种无与伦比的体验,再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得到。

你也许会反驳,婴儿虽然无用,但会长成有用的成人。那么,年迈的父母呢?

年迈的父母有用吗?ta已经不能再为你挡风遮雨,不再年轻,脸庞不再光泽,不再能创造价值。甚至对一些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子女来说,父母已经连记忆都无法共享。但,除了一些不幸遇到人渣父母的人外,几乎所有子女,都不会对年迈的父母无动于衷,任其自生自灭。因为如果那样,我不安。为了不让自己不安,便选择照顾无用的父母。

无用之书,让我更懂不同的视角

读书,读“闲书”,有没有用?考试不会考,工作用不到,学识也无法折现。如果不从事相关行业,读菲茨杰拉德海德格尔黑格尔,读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真的真的没有什么用。在翻开它们的那一刻,就应该知道,书中既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

它们的无用之用在,启发我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世界、看待人类、看待社会。

“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读海德格尔,我对生死有了全新的观念,足以更从容地看待死亡。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ta是桥梁,而非目的。”读尼采,我不再因迷茫而焦躁不安,因为当已知目的地的时候,人生便索然无味。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读昆德拉,愈发明白生活的本质就是无常。当放任自己,被生活的惯性推着向前走的时候,变化就来临了。

追求无用,我明白了我想要什么

追求无用,绝不是要放弃有用。我也会学习教科书,会努力提升工作技能,会跟老板谈钱,会计划着哪儿买房哪儿贷款。人生既然在世,就不可能不做有用之事。

有用不是不好,而是不够。

无用的意义,便是让你在做有用之事的时候,停一停,歇一歇。

有时候,无用还帮助你反思一下,你所做的有用之事,真的是通往幸福吗?真的是通往你自己的幸福吗?怎样才能让自己快乐?怎样才能让自我舒展开来?

或许终其一生,我也找不到这个答案。为本无意义的人生赋予意义,便是我做过的、正在做的、最好的无用之事了。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按照这个句式,大用,就是无用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