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说“不”是对自己最好的爱
01 学会了考虑别人,却失了自己
从小,我们就一直被教育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人不能太自私。
好吃的东西不分享就会被指责自私;
公交车上不主动给老人让座就可能被戴上没素养的帽子;
学校里公司里拒绝参加聚餐,就会被说太自我,不合群。
作为社会性动物,为了逃避在这样的社会压力,我们被迫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渐渐习得怎么做才是别人期望的,怎么做才是看起来“道德”的,怎么做才不会被指指点点的。
因为我们知道考虑别人的感受,做别人期望的事情就不会被指责,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喜爱。
所以,渐渐的,我们变成了合群的人,变成了“贴心”的人,变成了有素养的人,变成了有素养的人。
但也变成了忽视自我感受,脱离真我,不会说“不”的人。
02 直接拒绝,成本更低
这样的我们,看起来很好,但内心避免不了纠结、拧巴。
有时候经常因为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乎别人的眼光而逼自己做内心不喜欢、不情愿的事情,自己也为自己这种矛盾心理感到痛苦。
有时候内心想着“去你的,我才不想做呢”,但还是礼貌或者带着情绪地接受了别人的要求或者期待。
以我为例,我以前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好人”,几乎不会拒绝别人的任何要求,只为别人的一句“你真好,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拒绝别人对我来说就意味着会被他指责,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恶化,所以就算不情愿,也必须装作很乐意的样子。
但在答应别人的要求后内心不想做这件事的声音会越来越大,直到占据整个大脑,再也没办法欺骗自己。
所以我那时为了避免这种直接拒绝带来的伤害,经常在答应别人后又费尽脑汁地想出一些借口来拒绝。
自以为这样就不算是直接拒绝,不是自私,只是我确实没办法帮忙。
但事实上这种先答应后借口拒绝的方式是最愚蠢的,不仅让别人觉得你虚伪,直接拉低了自己的信任度,还让自己在纠结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最终既没有帮上忙还消耗了情感账户的储蓄。
那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拒绝呢。
03 拒绝很难,请多练习
为什么不先问问自己,我的感受是什么?我想做吗?
当你感到自己极其不愿意做,那就遵从自己的内心,礼貌、不卑不亢地拒绝。
要做到不卑不亢地拒绝真的很难,因为要理直气壮地拒绝别人,特别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同事。
我们首先会进行自我批判,“我这样做是不是太无情,太自私了?”。
其次会在脑海中想象出拒绝后会发生的尴尬、恐怖场面,例如和朋友关系疏远、被朋友和同事指责自私、被拒绝的同事会给自己穿小鞋等等。
另外,我们曾经都有被拒绝的不愉快体验,所以更怕别人也因为自己的拒绝而不开心,感觉别人的不开心都是自己造成的。
所以,拒绝他人对我们来说确实很难。
但当你慢慢尝试拒绝,有了一两次拒绝经验之后,你会发现就算难,但这种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轻松真的很棒。
所以,从现在起,多问问自己愿不愿意,不愿意时就大方地说“不”。
04 拒绝别人,真没有想的那么可怕
当我们想要拒绝他人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考虑各种可怕的后果,这种心理上的负担让我们在到底要做“好人”还是“坏人”上纠结。
先满足自己,再满足他人
其实,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只有当自己的感受被看见并被满足时,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他人。
所以,请以自己的感受优先。将自己的感受排在第一位,这不是自私,而是自爱。我们习惯去揣摩他人的想法,去了解他人的感受,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多问问自己,这样做我是不是开心?我的感受是什么?
学会课题分离
另外,就算我们在这件事上拒绝了别人,也不能说明我们就是自私的,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且力所能及的事情。
被拒绝的人可能会有点不开心,但这并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有说“不”的自由。放心吧,就算没我们,他也能解决问题。
根据阿德勒的“课题分离”,我们能做的就是遵循内心,做自己,这是我们自己的课题,其它人对我们怎么评价,怎么回应是我们无法干涉的事情,这是他们的课题。
别把事情“灾难化”
他会因为我的拒绝而生气疏远我!
他会报复我,下次我有请求时他也会拒绝!
拒绝之后好尴尬!
每次拒绝他人之前,我们都会在脑海中告诉自己这些话,看起来真的挺可怕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总是倾向于考虑最坏的结果,然而事情并不会像我们想的那样发生。
就算有些尴尬,但只要你告诉他你真实想法,他也会理解你,这种尴尬氛围不会持续多久。
学会爱自己,给自己一个说“不”的机会吧!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