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思维,通向财务自由的一扇门

不参与竞争就是“鲁蛇”(loser)?

2018-11-02  本文已影响37人  极简Moor

在bilibili看了几部“一条”拍摄的简短纪录片,参观了猿山修的家,看了小林和人的杂货铺,又惊叹于建筑师东孝光1966年为家人设计的塔之房。除了几位位大师,也看了几位普通人的简单生活,在台湾隐居一周工作两天的日本人,在重庆南山居住却不安空调的夫妻俩。

这些“名人”和“普通人”虽然过着几乎差不多的极简生活,但弹幕却暴露了这个社会对“极简主义”的理解——1、“有钱人才有资本极简,我过不了极简生活因为我还太穷”;2、“人家是外国人”;3、“极简是有病”。

作为实践者,你就能感觉到当你跟人家说你是极简主义者,人家会提出一些很考验忍耐力的问题:极简主义者还养猫?极简主义者还买房?极简主义者还买衣服?极简主义者还睡在床上?极简主义者还笑?当然真正的极简主义者会把这些杠精从自己的生活中剔除掉,为的是少解释几句,精简无谓的争辩,维护内心的平和。我觉得极简主义者其实应该被称作“富足主义者”,每时每刻都觉得很富有。有看不完的书,每天招猫遛狗,爱人在身边,家人在隔壁,基友感情深。借用其中一部中主人公(来自日本)的一句话:“我是政府规定的“贫困人口”线下的人,但是我富有还是贫穷,政府说了不算”。

在这个美好富足的时代,不参与竞争和攀比,顺着时代的大势过着简单生活的人们才是俊杰。

反过来说,在这个美好富足的时代还卷在焦虑和不安中的人才是真“鲁蛇”。人类社会难得有像今天的中国这样的好日子。还不赶紧去“薅羊毛”,去创造,去享受,去玩儿,去体验,去看书,去吃,去听,去聊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