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师语

快乐“悦读”

2019-01-07  本文已影响32人  聆听栀子花开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 ,就难有阅读质的飞跃。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个目标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有学生来说,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最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班里开辟“班级读书角”,发动学生从家里带一两本书,有专人管理,随时开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每天中午固定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

        2.阅读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不同。低年级着重看图文并茂,以图为主、色彩鲜艳、构图生动的漫画书和绘本,中年级着重看以文为主,但配色彩鲜艳的寓言和童话书。高年级看英雄模范的故事,历史故事和通俗科学的书。

        3.凭借教材,激发阅读兴趣

        结合课堂教学,针对教材实际,有时安排在课前,让学生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比如三上《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安排课前搜集傣族、彝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资料,有时则安排在课后,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搜集课外资料)

        4.组织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在班里开展多种活动,比如:故事会、朗诵会、词语接龙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安排在课前三分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话的时间,有在同学面前锻炼胆量、展示自己的机会。开展读书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5.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培养学习默读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在刚开始阅读时,速度较慢,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指着字,读出声。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待学生能熟练拼读音节,牢固掌握汉字,朗读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快速读出课外读物中的句子),可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学生默读。

        训练分三阶段进行:

        ①指读,动唇,不出声。——主要引导学生提高朗读速度。

        ②指读,不动唇,不出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速度。

        ③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逐步达到“一目数行”的速度,使学生能在最少的时间里,最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极大的丰富学生的信息量,做到“博览群书”。

        ⑵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已学会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在阅读课外书时,要鼓励学生碰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运用工具书来扫除障碍,从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学习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⑶培养学生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

        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把一些生动的,自己感觉比较美的词或句以及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摘录在小本子上,并按门别类进行分类。隔一段时间后,在课堂里进行交流,使全班同学感受其中的美。若时间充足的话,还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美在哪里。养成这习惯后,学生今后的学习会因此受用无穷。

        ⑷培养学生有质疑的习惯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质疑的习惯从课堂上培养,比如:二年级《后羿射日》一课,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老师,为什么文章前面写十个太阳,已经把大地烧焦了,河流全部干涸了,后面又提到后羿跨过了九十九条大河,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父亲 树林和鸟》学生又问道:“为什么作者的题目写树林,而不是森林?树林和森林有什么区别?文中也写了作者,为什么题目没有提到“我”呢?”这些都是学生内心真实地疑问,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性的批判意识的养成,是大有好处的。

        除了每节课的课前3分钟交流外,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可以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也可以叫“聊书”,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要怕学生提的问题我们无法应对,学生提的问题,让她们从书中找答案。老师给学生创造宽松、随意的“聊”的环境。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交流。交流中和大家讨论时,力争人人参与,培养他们质疑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习惯

        每一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生活习惯和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的调整、修正、补充自己的观念和审美认识,使自己的阅读所得更趋于真善美的境界。因此,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讨论的习惯,迅速提高阅读能力,积极发展和形成自己的良好素质,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指导读书交流是对工作的回顾和反思,回顾一个学期以来,哪些好的方法对学生的读书又好处,就坚持下去,哪些做法还不太成熟,可以再改进。交流分享不仅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教学经验的传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