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是如何一步步引导我们走入无节制消费的漩涡的?
今天晚上偷懒不想读书,就打开了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它是敦敦在英雄梦想的群里推荐给我们的,当时看到标题就种了草。当今的社会想要有节制、有规划、有限度的消费真是太难了,购买往往成了我们追逐快乐、释放压力的方法。
我就是个很热爱买买买的人,东西多到不行。以前从来没觉得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知道我意识到,我被物品绑架了。
因此我开始阅读很多极简生活的书籍,了解整理收纳物品的方法,以及培养断舍离的能力。确实也得到了一些收获,有了一些改善。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所以看到记录片标题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看,去了解消费的诱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抵制无节制的消费。
今晚我只看了第一集,本集主要讲述了商家是如何诱导并控制我们不断进行消费的。从商家来分析,我们是如何被外因拉拽上消费之路的。
最初,商家是通过所谓的计划报废,也就是人为限制物品的使用时长,使其因损坏不再具备实用性而被淘汰。
后来,因为市场不断发展会达到饱和,为了促进消费,商家致力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人为为消费者植入淘汰观念,即有序制造不满情绪。
并且因为电视剧、信用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新科技的发明,流行周期大大缩短。
一次性消费主义逐渐发展起来并盛行不衰,人们开始毫无节制的购买最新最快的产品,而其中移动设备因其自身属性是我们的淘汰达到了巅峰。
所以商家的控制路线其实是“计划报废——有序制造不满情绪——一次性消费主义”这样的一条轨迹,这些过程中硬手段与软手段并行,也就是一方面通过商品内置的淘汰属性强硬让我们更换,另一方面则通过潜移默化的植入消费观念来改变用户心理。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以为购买是一种个人选择行为,但事实上很多这种自以为的个人选择通常都是外力有意引导的结果。我们为什么会不知不觉掉入陷阱却毫不自知其实是应该反思的。
这也提醒了我们以后分析事物时不仅要内省,也要对周遭环境及他者进行有效评估,这样才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不受控的原因,也有利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