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人生的意义

2022-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树新枝12

最近,在读冯友兰的著作《活出人生意义》。读得我有些云里雾里,理解起来甚是困难,不过,还是坚持在读,因为坚持读了后,似乎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冯友兰,是清华教授,大哲学家,当年季羡林考入清华时,冯友兰就是他所在文学院的院长。当然,季羡林学的西洋文学,并未听过冯友兰的课,在此提及只想说明冯老先生的知名度。

虽然对于冯老先生关于人生意义的理论论述难以理解,但总体归纳一下,冯老先生在该书中主要阐述了人生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此四种境界是由低到高、逐渐递增的,即自然境界最低,天地境界最高。

对照一下冯老先生的人生四境界,作为我们普通平凡的人,都只能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里混了,因为按照冯老先生的理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中的人,是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应该成为的人。

现实生活中,能够成为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中的人并不是没有,但更多地应该是人去追求达到的目的,需要更多的觉解,实现更高的价值。

在中国的文化中,提倡向更高层次境界追求的自古有之,所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诸多的圣人,能够成为圣人,我想应该他的境界已经超出了功利境界了,至少到了道德境界,甚至会进入天地境界了。

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相比,美国历史较短,至于说美国文化不能说美国没有文化,美国有文化,而且对近代世界的影响非常大。但美国文化中所倡导的最多只能属于功利境界,所以,在美国历史上鲜有圣人产生,顶多算是英雄,而英雄也是功利境界中的。

《美国凭什么》一书中所讲述的美国精神,其实也难以走出功利境界。如美国人倡导的“自利—利人—使人利己”的牟利之道,最终是让大多数人都利己,说明了就是功利主义。

如果此道上升到政治便成了“美国优先”,在全球疫情蔓延两年来,“美国优先”展现的淋漓尽致了,在此不多赘述。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大国担当则彰显了博爱情怀,受到世界各国的称道。两国之对比,则能从四种境界中窥得一二。

当然了,功利境界中的人并不是不好。如果不好的话,那我们社会中大多数人就不能称为好人了。正如美国人倡导的“自利—利人—使人利己”之道,虽然最终是利己,但过程中还是“利人”。只要不损人利己就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