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提高

附录 | 你的大脑也会欺骗你

2018-03-19  本文已影响1432人  吴晓布

有些传言说,人的大脑在25岁就发育完全,之后就开始固化。听上去就好像青春期过后人的身高就不再继续长高一样有道理。可是实际上是这样的吗,脑神经科学虽然在这些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大脑意识如何工作仍然是一个有许多未知需要解开的领域。

1、大脑发育并不是在成年之后就开始停滞不前

几百年以来,科学家们认为成熟的大脑不会再产生新的神经元,1998年,科学家验证了成熟的大脑会终生产生新的神经元,这颠覆了人类对脑科学的认知。科学家们认为大脑具备可塑性,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重塑大脑。

大脑可塑性不只是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还体现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形成和连接建立上。大脑的功能建立在高度连接的神经网络基础上。发育的过程是神经元获得特定的属性,并且建立正确的连接;而学习和记忆的过程,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得到修改,增强或者减弱。

学习和记忆可以影响重塑大脑,对于喜欢学习的同学们这可是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2、左脑和右脑并非是分工明确

大脑是对称的,俗称的左脑右脑分工并没有往年那些畅销书所描述的左脑理性,右脑感性。大脑的左右半球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至于为什么要对称,人的很多器官都是对称的,除了心脏和肠道。对称是自然进化的一种选择,对称可以成为备份。当一部分损坏的时候,另一部分可以继续工作。

说说左撇子,人们通常会觉得左撇子更聪明,现实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左撇子和右撇子并没表现出明显的智商差异。并不会因为习惯用左手就比用右手的人更聪明。研究还表明,左撇子有很高比例的人有学习障碍。另外,这个世界是右撇子的世界,绝大数物品和习惯是为右撇子设计的。(从我自身的体验而言,在饭桌上我是尽量避免坐在左撇子的左边的,这个世界其实对左撇子很不友好)。

3、出生后的人格(内向外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互相融合

由于大脑的可塑性,人的性格内向和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大部分人都会具备内向和外向双重性格。在不同的场景或者情境之下,人的表现不一样。

有些人相信星座、属相,认为星座的预测非常准,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感觉都能符合,而且那些星座的内容,在编写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写得模凌两可,含糊不清。套在谁身上都没有问题。

3、潜意识并非如弗洛伊德形容的那般不堪

潜意识并非弗洛伊德描述的那般都是一些肮脏的、见不得人的本我意识。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当时与其他的心理学流派一样,有局限性,却为现代心理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科学进步建立在假设、实验、推翻再重复的基础上。

潜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加工模块综合体,控制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能感知到的意识领域无法和潜意识相提并论。当客观心理终止活动或处于睡眠状态时,主观心理的智慧就彰显出来。你的大脑在你深度睡眠的时候更活跃,包括做梦也是潜意识发挥的作用。

意识中的一些内容在深刻记忆、运用之后可以转入潜意识。比如开车手动档,初学者因为不熟练,起步要踩离合器换档,行驶过程中要判断发动机转速换到合适的档位。还要判断路上有没有人会横穿马路,会不会碰到其他车辆,要估算其他车辆的速度,保持合适的距离。这时候初学者手忙脚乱很正常,如果边上副驾驶即使坐了个身材火爆的绝色佳人,估计也无心欣赏满头是汗,更别提和副驾驶聊天。

但如果开到很熟练的时候,换挡、刹车、加速、观察路况似乎已经成为本能,不需要占用意识思考,其实这是控制权交给了潜意识,也叫下意识。我试过在工作加班到超级疲劳的时候在半夜开车回家,那时候大脑已经无法思考,仅靠本能把车开回家。

潜意识更能够创新,处理速度也是意识所不能比拟。人类无法通过意识控制潜意识,只能往大脑里扔东西存储知识和经验。潜意识就像一个黑箱子一样,能够自行工作。

人的意识也受到潜意识的控制。

4、大脑没有疼痛神经,大脑也是身体最胖的器官,脂肪含量60%。

为什么大家喜欢吃猪脑或者动物的脑,是因为动物脂肪的香味。

大脑没有疼痛神经,为什么我们还会头疼?

大脑是人体内唯一没有痛觉的地方,因为大脑并没有痛觉传感器。所以神经外科手术时可以不麻醉。但是头皮和头部的血管却是非常敏感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神经末梢。相对而言,我们头部的疼痛敏感性结构相对较少,大部分的脑组织对疼痛并不敏感。但如果头部的痛敏结构受到了压迫、刺激或是牵张,都是可以引发疼痛的。

脑组织对痛觉不敏感。因为内脏感觉神经是由交感神经支配的,大脑也是。交感神经对锐痛(切割,针刺)不敏感,但是对扩张,缺血(就是代谢产物,炎症介质,致痛物质5羟色胺)有感觉。一般来说,头疼是因为血管收缩导致的缺血引起代谢产物和致痛物质引起。而因为支配神经不同的原因,脑膜对痛觉敏感,例如颅内血肿刺激,患者常有剧痛。  

5、大脑使用率已经是100%。

并不是以前以讹传讹的普通人只用了8%或者15%,以前说的只用10%是指大脑的所有区域并不是同时都在使用,当某个区域在工作的时候,其他区域被暂时压制住,不然所有区域同时开工,信号会乱的,大脑也会高度发热,晕头转向。

以计算机举例,计算机的CPU使用率最高可以到达100%,但从来没有计算机科学家说过CPU最高只能用到10%的使用率。在硬件配置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软件运行效率却有天差地别。

如果拿普通人和爱因斯坦的大脑相比,爱因斯坦的大脑从外观上和普通人的大脑并没有什么区别,而是爱因斯坦的大脑软件程序更为高级,普通人完全难以项背,天才的大脑效率超越普通人太多。

有许多旧知识已经成为过去,不再具有价值。

6、所见并非完全真实

这是心理学家J.贾斯特罗在他的《心理学中的事实与虚构》中画出的一个模糊的图形,它既可以看作是一只鸭子的头,也可以看作是一只兔子的头,虽然人们无法同时看出这两者。

在观察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总是将它看成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东西。这里的期望,是以往的经验给我们的。而经验,并不是个人内在私有的心理状态或过程,而是由人类文化和教育造就的。它们不是任何心理的或生理的因果联系,而是由人类生活形式所建构的概念联系。例如,对于同一图形,文化和教育背景不同的人,看出的东西也就不同。对于从未见过鸭子的人来说,他就不会将“鸭兔图”看作一只鸭头图。

诺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曾经在《意识的本质》中说到如下几点:

1)你很容易被你的视觉系统所欺骗

2)我们眼睛提供的视觉信息可能是模凌两可的。

3)“看”是一个构建过程

这三段话关联度不大,但是还是有相关性。我们很少去思考人类是如何“看见”物体,可能从小就知道小孔成像、视网膜、视觉神经,认为“看”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把视觉神经传导的光信号转变成为具体的物体的过程,我们并不了解。

举例来说,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周围,存在一个焦点,类似于相机的对焦点,对焦点之外的部分实际上是模糊的,你只能看个大概,并不能看到每个细节。但是由于我们的眼睛和头会转动,所以你基本上感知不到这个问题。

当我们在观察周围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实际上在不断的拼凑和处理收到的光信号,此时辅助的还有空间的感知,该物体所在的方位等等。在大脑中“想象”出周围的环境。

为了提升效率、节约存储空间(你的记忆),大脑会有意忽略掉那些常年累月没有发生变化的事物。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用的单反相机是3600万像素,一张照片的原始数据大约40兆,即使转成JPG压缩格式,也有12兆,这还是一张照片。而人类的眼睛是上亿像素,换算成文件,大概一秒钟的视频需要24*40*3=2880兆,相当于2G。这太不适合生存了。

所以人类进化出,只记录焦点以内的视觉信息,焦点以外的信息“脑补”,由大脑补充。大脑构建视觉的过程会检索一些常识、经验,然后进行3D建模、渲染颜色。

我们的视觉成像过程并非完美记录一切,而记忆又依赖于视觉成像过程,所以我们的记忆(对于我们所见的事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靠谱。

回到鸭兔图,我们看见兔子还是看见鸭头,说明了“看”是一个构建的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