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不愧是晚唐才子,连讽刺人都这么不露痕迹!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从唐初到唐末几百年的时间里,诞生了一位又一位杰出的诗人,如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白居易,诗佛王维等等,这些人将唐诗的高度推向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直至晚唐古诗的韵律已经相当成熟。
李商隐不愧是晚唐才子,连讽刺人都这么不露痕迹!而这个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当数被人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二人,作为晚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作,而且在诗文内容和风格上也推陈出新,自成一派。
尤其是李商隐的特点最为鲜明,他的诗句,辞藻华丽,经常引用典故,使得内容晦涩难明。而且他的诗风多为清奇新丽,构思巧妙,诗意缠绵悱恻,可以说是婉约派的开山鼻祖。
李商隐不愧是晚唐才子,连讽刺人都这么不露痕迹!所以后世之人一提起李商隐就会想起“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些描写思念别离的侬愁之句,而李商隐似乎也成了一位写情诗的圣手,不过凡事都有个例外,在他的众多诗篇中就出现了这么一首天马行空,大开大合之作!
这首诗名为《瑶池》,只看名字就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飘渺仙境之感,而事实上这首诗的内容,也确实源自于神话传说,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首别具一格的作品。
李商隐不愧是晚唐才子,连讽刺人都这么不露痕迹!《瑶池》
唐·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要想读懂这首诗,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神话故事,相传周穆王曾驾驭着八匹能够日行万里的神奇骏马,驰骋天地之间,听闻昆仑的西王母处有使人长生不死之药,随即驾驭宝马神驹前去寻求仙药,虽然得见西王母,并成为座上宾客,约定三年以后再来瑶池相会,却最终没能等到约定之期,周穆王便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传说,他的目的是告诉人不要迷信传说贪图长生不老,要珍惜现在,好好利用有限的生命。
李商隐不愧是晚唐才子,连讽刺人都这么不露痕迹!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首诗的大意: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意思是西王母将瑶池的绮窗推开,却听到人间遍地都是哀乐,暗示着她等待周穆王已经死去,同时也告诉世人,没有人能够长生不老,那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
李商隐不愧是晚唐才子,连讽刺人都这么不露痕迹!“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就凭借着那罢匹能够日行万里的骏马,穆王又怎么会到不了这里呢?这里诗人用反问的语气来进一步阐明穆王是不可能再来了,因为人最多能活百岁已是天命圆满,至于长生不死那是不可能的,西王母你也不必再等待了,或者说西王母本身也只是传说中的人物。
李商隐不愧是晚唐才子,连讽刺人都这么不露痕迹!其实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描写一个虚幻的神话,而是在讽刺当时的统治者,不顾黎民百姓,不问天下苍生,一心寻访仙人,寻求长生不老的仙丹灵药,以至于荒废朝政,不理会文武朝臣的劝谏,终日和装神弄鬼的方士混在一起。
李商隐不愧是晚唐才子,连讽刺人都这么不露痕迹!这一切,诗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人微言轻无能为力,所以才假借这看似不着边际的神话故事,来讽刺劝说当时的统治者。
虽然李商隐的这首《瑶池》终究没能起到劝诫皇帝的作用,但是他这种不露痕迹讽刺,却让今天的我们叹为观止同时,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要真实的活着,莫要追逐虚幻,虚度了大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