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服饰赏析---秦汉儒风(四)
汉代服饰制度中的服饰形制之首服形制
壹、冕冠的构成要件
“冕”最早出现在金文大篆中,应该是西周的后期。从字形上可以看出冕是戴在头上的冠式,前后有垂下的部分应为旒,中间是一块平板 。说文解字中说:“冕,大夫以上冠也。”
目前能看到的较早的冕冠的形象是东汉孝山堂石雕画,其次是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宋代聂崇义的《三礼图》,明鲁王朱檀的九旒冠以及明定陵出土的皇帝冕冠。从形制上看基本一致,可见冕冠形制从汉代开始一致保持下来。由这些不同时期的图像或实物来看,冕冠的构成应包括冠身、延板、旒三大部分以及其连接固定等作用的衡、紞、紘、簪、纽等。
(1)延的形制
冕冠上平覆的一块木板,也称“綖”。延的形状为长方形,汉制有明确规定。《后汉书·舆服志下》中:“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以汉尺一尺大约为23厘米计算,应该是宽约16厘米,长约28厘米,且前圆后方。上为玄色,里和缘为朱色。
延的颜色,汉制为“朱绿(缘)里,玄上。”。玄色为正色,属阳,朱色为间色,属阴。朱色与冕服的纁色相近。《礼仪正义》云:“玄表纁里”者,纁是朱之小别,故《周礼·钟氏》云“三入为纁”。郑注《士冠礼》云“朱则四入与”,是纁、朱同类。”
(2)旒的形制
周礼中天子冕冠前后有十二旒,每个旒由有五彩组线连接五彩玉珠,每个玉 珠之间相隔一寸,为一就。而东汉明帝时并未完全采用,旒珠都用了白玉珠。“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此外汉制中还有一个特殊规定:“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皆有前无后”。这种形制也是极少的,除了《后汉书舆服志》中有文字记载,并无图像或实物可考。
(3)冠卷的形制
冕的下部称为“武”,即冠卷,箍绕头部。最初“武”是独立存在的,后来与冠合为一,成为冠的一部分。王宇清先生认为:“武在头,乃在约束头部,藉使其冠得能固著在头。至于武之在头的位置,乃是在耳之上,武之上缘实低于顶部的水平线,即围绕前额后脑及左右太阳穴之上部。”
(4)冕冠的组构
衡的作用:
延板与冠卷之间的组装依靠“衡”来解决。《周礼·追师》注解:“衡,维持冠者”。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九旒冠和定陵出土的冕冠上具有衡,衡被 固定在延板上,再与冠卷两边留出的凹口相合。
簪的作用:
延板与冠卷固定后,关于头部的固定则是依靠簪来实现。簪的长度在汉朝没有规定,只有宋制政和三年规定了一尺二寸,当时的冕冠延板为广八寸, 长一尺六寸,簪应该是露出延板的。
组缨的作用:
冠的左右各有一条丝涤组带系于颌下,称为组缨,汉制对组缨的颜色材质是有明确规定的,均采用与绶同色。
(5)冕冠的装饰构件形制
周礼中冕冠有紘、紞等,紞是冠冕上用来系瑱的带子,悬挂于衡,下承黄纩充耳或玉瑱。汉制中“旁垂黈纩。”黄纩是指黄色的绵。悬垂的位置位于两耳旁边。
贰、长冠和通天冠的形制
《后汉书·舆服志》:“长冠,一曰斋冠, 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为汉高祖刘邦所制,因此是后来汉制中祭祀宗庙时的祭服。其形制应较为简单,有一高7寸(约16厘米)、宽3寸(约7厘米)的板,质地为竹,外面漆纚包裹。
漆纚的编织工艺可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织工先将左斜经线和右斜经线分成两组开合交替一上一下编织而成;另一种是利用织纱罗的织机织造。织物编好后,将其斜覆在模型上,辗压出初具簸箕状轮廓的帽型,再加嵌帽框的固定线,然后在经纬线上反复多次涂刷生漆。由于它编成后,菱形的网孔分布均匀,如同丝织品中平纹织物纱,所以称之为纚。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顶漆纚纱冠,长24.4厘米、宽26厘米、垂翅长8厘米,为武官冠饰。
在山东嘉祥东汉武氏祠画像石刻有身份榜题的王庆忌、吴王、韩王、夏桀等人物,头上所戴都应是通天冠,其形如山,正面直竖,以铁为冠梁。汉代通天冠与汉画中的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进贤冠是前壁与帽梁接合,构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顶端更高出一截,显得巍峨突出。学术界认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这块前壁就是金博山。
汉制时的通天冠相对简单,基本形制与进贤冠相似。天子的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 服。”
叁、委貌冠、皮弁冠的形制
委貌冠、皮弁冠同制,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所谓夏之毋追,殷之章甫者也。委貌以皂绢为之,皮弁以鹿皮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