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020-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千树千语

【时间】2020.2.6~2.7

【事件】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牺牲,举国哀悼

【感受】难过~伤心~愤怒~出离愤怒

【想法】

1.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就这么走了,太痛心了!

2.这么多天的隔离,家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他的父母、妻儿该如何面对?

3.曾经也是学霸,学医7年,工作也才六七年,他的父母该多么痛心!

4.对网民来说,也许只是一时的难过,可是对于他的家庭,就是灭顶之灾啊!

5.被告诫就不说了,为什么他被感染后不好好救治?难道当地政府不知道让他好好活着的意义吗?

6.某些人一错再错,不知道将功补过吗?吃shi的吗?原地爆炸吧!

7.别tm告诉我尽全力了!就问某府,给你这么长时间,你tm道歉了吗?

8.对于一个有公职的人,对于一些从小到大的学霸,“听话”就是其神圣的使命。普通人在与病魔对抗时最需要的是良好的心态,何况一个身染ncp的、听话的、有组织的人?那张所谓的“训诫书”对他意味着什么?

【内在对话】

1.一个说真话的人走了,一群说谎的人却活着。

2.人真的如蝼蚁,如草芥,在时代面前太脆弱。

3.好好活着,对于一个家庭太重要。

4.难道真的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5.说真话,做真人,真是太tm不容易了。

6.说真话的人,首先得是个人,他的眼里才会有人,才会说真话。

7.虽然李医生说了真话,毕竟他是平凡如你我,也许有更多的恐惧不安与无助。这些,对身体影响很大。

【行为】

1.倡议班级家长学生于今晚9:30关灯哀悼李文亮医生三分钟。建议家长和孩子聊聊“为什么全民哀悼李医生”。

2.带领自己家人于今晚9:30关灯哀悼李医生,祈愿李医生一路走好。

3.与友和家人交流关于这次事件的想法。

4.记录这次事件。

【反省】

1.某地政府的做派让人失望,但是它也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2.训诫李医生的警察只是执行上级指示而已,红会以及某地政府官员,都是某个链条上的一环。或许碰到同样的情况,你我也会是那被鄙视的一员。

3.但凡有点事,各行各业就出现不知所云的“有关部门”、“临时工”、“朝阳群众”之类的“背锅侠”,像这样推诿扯皮龟缩的事还少吗?

4.人性有善恶,人性是趋利的,人性也是自私的。多数人多数时候会做出利己的选择。

5.这次疫情,暴露了太多的问题,在高速发展的路上,我们弄丢了忘记了很多东西,从制度到美德。

6.这是李文亮医生的悲哀,是武汉人的悲哀,更是国人的悲哀。

7.当下的教育,乃至各行各业,有哪个不是如此呢?

8.当下的社会,乃至这次疫情,其实是国人共同造作的结果,只不过在武汉爆发了。

9.它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必然发生。即便不是这次,或许也会在他时,择别处,以另外的方式发生。

10.武汉乃至湖北以外的人,包括自己,这些天针对某些事都很愤怒,可是,难道我们真的是清白的吗?

11.作为一名从教者,看到太多摧残身心(视学生为“作业机器”、“考试工具”,学业日益繁重,衍生出一系列问题)的事。可是事实是:

从教者认为“自己是在完成上级的任务,是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是完成家长和社会的期待,这是没有办法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从教者大抵是不会认为自己布置的作业多的,因为多中更有多中手,没有最多,只有更多。再说了,作业多一点也是为了ta好。完美。

家长认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我家的孩子当然也要这样”,“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

甚至从学校到家长到整个社会都认为“这才是为学生为家长负责的好老师”。

即便每个人都痛骂教育,然而又都在推波助澜,末路狂奔,唯恐抢不到那杯羹。

每个人身处其中,每个人都身受其痛,每个人都事不关己,每个人却难辞其咎。

就像当下,每个人都在骂某会某府,但是之前骂医生乃至医闹还少吗?(医药乱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医界的问题最终由少数医生和患者买单,这是另一个话题)

那么,其它行业呢?普天之下,还有净土吗?

12.是的,每个人都很无辜,每个人都值得同情。但是,只有我才是最无辜的,只有我认可的人,才是最无辜的,其他人,该骂,该si。

嗯,双重标准的这波s操作,大概率是都运用自如的。

13.所以,人类社会唯一吸取的教训就是从来没有吸取教训。

14.所以,每个人做好自己,有自察自知,太南了。因为甩锅太容易,背锅好南,好南。

15.因为很多时候说真话做真事太南了,做到眼中有“人”太南了。因为没有“人”,只有“苟活者”。

16.这次呼啸而来、排山倒海般的疫情,或许是一次大洗牌,无论是从有形的制度、阶层和行业,还是到无形的能量、思维和理念。

17.不管是升级还是降维,都是大家共同合力选择达成的。

18.一荣俱荣,一败皆败,万物互联,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19.所以,承担该承担的,不管是否愿意,是否认可。毕竟,大家都被禁足了。

20.听广州钟院士、上海“刚”医生的话,闷家宅家硬核战“疫”。

21.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一个“不自知苟活蝼蚁”的暗夜独白

              于庚子年正月十四深夜至十五凌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