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当钱粮不足时,曹操和刘备是如何养活军队的?
古代打仗必须有钱粮兵马,士兵还得有军饷,军官也要有俸禄以及其他的奖赏。如果财力不够,别说打仗,可能连军队都养不起。那么三国作为历史上一个诸侯争霸的阶段,他们的财从何而来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伙好好讲解一番。
大名鼎鼎的曹操,年轻的时候就回到老家散尽钱财去招募兵将,之后起兵对抗董卓。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皇帝非常喜欢的宦官,所以曹操的家底还算是不错的。这不,他很快就招到了兵马五千,集结了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下。当即破了虎牢关,破了洛阳城之后,各位诸侯就因为分赃物引发了争斗,这个联盟彻底破灭。并且也开启了诸侯混账以及互相兼并的征程。曹操的家底也总该有耗光的一天,那么曹操究竟从哪里去获取钱财呢?
在曹操有了军队且自己是一方诸侯,在领地内什么事情都自己说了算。聪明如他,这时候就打起了很多皇帝和诸侯的陵墓,陵墓里的陪葬品可是非常丰厚的,因此他就招募了一些入手还有自己的手下组成一支编队,其中首领被称为摸金校尉,专职去挖掘帝王陵墓以及诸侯的陵墓,将里面的财宝拿出来用作军队的人工费和一些战争的消耗。很快摸金校尉就挖出了一座大墓,获得了一波超级珍贵的陪葬品,曹操仅仅是靠着这些陪葬品就能养活自己的军队三年。
大家好不好奇刘备又是以什么方式去养活自己的军队呢?想必你们都知道他只是贩卖草鞋的“小摊贩”,家里条件也相对一般。在黄巾之战中起兵是因为有来自中山国的富商资助自己,而到徐州后则又靠着徐州的糜竺等徐州的富豪和徐州的收益来支撑军队支出。但是战争太多,所需要消耗的财力和资源是非常大的,而且在刘备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之后,军队编制也是多了很多倍。要是只靠着一些富商的支持依旧远远不够军队的支出,刘备这时候就显得十分着急,于是就有个兄弟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到底是什么好主意?
三国时期的流通货币还是五铢钱,购买力也还比较合理,只是有个刘巴的家伙告诉他,事实上能重新发行一套新的货币来替换掉市面上的五铢钱,毕竟是自己造的,造了多少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具体的做法就是将市面上的五铢钱替换成自己新换的钱,如此一来我们可以买到的东西就更多啦,军饷能发,军粮也能买。刘备一听,哇塞,这个主意很不错啊,马上给我造起来。这个法子短时间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只是后来通货膨胀老高了,民不聊生,老百姓开启了“吐槽模式”,这么一看,刘备是个狠人。他是通过压榨老百姓的血汗去打仗的,果然比曹操还狠人。
在三国战乱纷纷的年代,为了能活着去抵抗去杀伐是时势所逼,毕竟时势大过人,只是通过杀伐和压榨并无法给老百姓带来一丝安宁,反倒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做人可没必要这么狠噢!有句话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的可不就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