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生产力特训营成长记录】把学习中美妙的偶遇最大化 ——
01 偶遇特训营,带着质疑,还有好奇。平时每个月也就读3-4本书。特训营要求1个月读完10本书还要听完10个音频课程,可能吗?平时也时不时的写点东西,特训营要求每天300-500字,能坚持吗?总觉的“读了这么多书,依旧没有什么大的卵用”,在特训营读书还能“读出生产力“?
还有对樊登先生有成见,你想啊,都在听同一个人讲书,如果全国3亿人民都是樊登观点,那多可怕。至少人家李善友教授在课程结束时都会加一句“我讲的都是错的”。对猫宝宝也有看法,凭什么这么鸡汤的内容,1天的咨询费要收20万元?
02 偶遇小组的辅导员Janet,,她是个精力管理方面的专家,在健康饮食方面尤其有造诣。我很喜欢跑步、力量训练及拳击运动,还是一个低糖饮食践行者。Janet那晚推荐了1本书《失传的营养学》,我第2天3:30就起床看了,是一口气读完的。随后又跟着听了几次她在群里的分享,一下子就清晰了我的第二曲线。中国已进入万元美金社会,大健康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能在精力的掌控方面,为他人的健康做点什么,那可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因《失传的营养学》,我又看了《谷物大脑》,开启了自己真正意义上低碳饮食。
还有神战友胡LL,美丽智慧的宝妈,跟我一样有一个四岁的宝宝,她曾经是一个教培工作者,最近转型家庭教育。她有一天在群里推荐了“他乡的童年”纪录片,我一下子给震撼到了。还有一次她发朋友圈说,给小宝宝喂饭,让小宝宝坐在面对靠墙的一面,这样会减少干扰。我当晚照着做了,效果还特别好。她还会经常在我的作业里留言,给我鼓励。
03 偶遇《掌控习惯》,对习惯有了新的认知。平时常常忘记早定目标晚复盘,还养成了时不时刷手机的习惯。一直有个观念,觉得习惯很难改。《掌控习惯》让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掌控习惯,习惯不是靠意志力去改变的,而是有方法,有技能的,你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改变。因《掌控习惯》这本书,又看了《刻意练习》和《认知天性》。
就1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每天都会按自己的日常清单去做,早晨4:00起床,读书、冥想(包括感恩练习)、写作及制定当日三个目标。通勤路上听书听课程。白天上班,每隔1个小时会做个10分钟冥想,或做一些动态拉伸。每天下班后还有1个小时雷打不动的运动时间,晚餐前当日复盘。刷手机一般只在午餐和晚餐后固定的15分钟时间进行。
04 偶遇樊登读书,还是前年的事,只是在通勤路上偶尔听听,没太当真,就当是背景音乐。总觉的听同一个人讲书,是一件不太靠谱的事,讲书要尊重原书,同一个人讲这么多书,听到的会是同一种声音。特训营期间在看指定的10本书的同时,又认认真真听了樊登老师讲的这些书。只有在用心听,又慢慢读懂书的时候,发现自己对樊登老师误解了。樊登老师只是有个伟大的梦想,让中国3亿人民养成读书的习惯。樊登老师无意制造樊登观点,让全国人民统一到他的频道上。
我也在想,能不能做点什么。3亿人民目标有点大,我可以先从帮身边的人做起,还有特训营的小伙伴,及即将要加入的高手圈的战友们,给他们一些建议,让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完成工作,掌控自己的生活的同时,还有精力去享受休闲娱乐。
05 偶遇猫叔,也不知道是啥时候的事情。猫太红了吧,就八卦了一下他的东西,觉得有点鸡汤。这次猫叔在特训营的压轴课程,让我改变了对猫叔的偏见。一般的鸡汤演讲总是尝试去“说服”听众,说服是在教育,只是听起来好有道理。而猫叔最强大的地方,是“说动”,听了猫叔的演讲,我唯一的动作就是做。
于是开始了行动,先搜索一下精力管理、运动营养、营养学等方面的优秀书籍,列入本月读书计划。又开始寻找连接,找这方面的专家。还有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写有关精力管理方面的内容。
06 偶遇意味着一种随机性。这个世界不是靠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而是因为一个个大的随机性往前推进的。我们小小的个体,未来的路,也不是靠规划出来的,是靠一个个小的随机性而一步步逼近正确的方向。
对确定性的依赖是人的本性,我们都是凡人。特训营是一个确定让你有收获的地方。但你能收获什么,没有明确的预期。你可以做的是,把每一次学习中的美妙偶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