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准备一次考试?
思维导图究竟有没有用?怎么用?
会思维导图的人很多,简单的手绘,或者用软件制作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都不是难事,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坚持把思维导图运用在生活和学习之中呢?又或者说,思维导图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关于思维导图的好处,网上有很多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作复述。我本人对思维导图非常感兴趣,相信它有助于理清思路、发散思维,而且有利于建立系统性思维。我在刚刚开始接触思维导图时就坚信这点,迫不及待的推荐给我的亲朋好友。甚至春节回家期间还详细指导表弟表妹绘制思维导图,希望他们在学习中使用。

不过,有个让我意外的问题,他们在听完我对思维导图的介绍之后,都表示思维导图不难绘制,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运用。“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但是我不知道学习它究竟有什么用?”又或者说,他们想用也不知道如何使用。
思维导图究竟怎么用?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为了亲身测试思维导图的神奇作用,我决定用思维导图准备一次考试,帮助我我复习教师资格证中的的笔试课程。我在收到教材的那天距离考试仅有20天,厚厚的几本书,密密麻麻的文字,足以让人头大。
看书不如看思维导图,不如我先把这些教材让的内容,转化成为一张张思维导图吧。

接下的时间里面,我每看完一章内容,就手绘一张思维导图,因为内容多,要绘制的导图数量很多,没办法每张图都严格按照思维导图的要求,配上非富的图片,或者严格按照线上只写一个词的要求。但是没关系,最重要的灵活运用,为我所用!
最后,600多页的教材书,被我转化成35辐思维导图。所有重要的知识点都有在思维导图上体现。接下来的复习,你愿意看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是思维导图?

是的,我只需要拿起思维导图记忆知识点就行了,连翻书和眼睛扫描文字的时间都省下很多。思维导图很教材的逻辑结构梳理得特别清楚,脑袋也不会一团浆糊了。
但是,思维导图并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万精油”,它确实有助于记忆,但不是万能的。也没办法保证我考试100%通过。对我而言,在同样的条件下使用思维导图和不思维导图肯定是有差别的,虽然,现在我还不知道考试结果,至少它能让我获得更多的考试分数。
昨天在进考场前的间隙,发现很多小伙伴争分夺秒看资料,或拿着教科书、模拟题,或是拿着自己整理的笔记——密密麻麻的字迹。相比而言,我手中的思维导图笔记,能让我更加从容地扫描所有重要知识点。
如何将教材转化为思维导图,有几点要和大家分享:
1、根据知识点多少,选择一章或者一节内容绘制一张思维导图;
2、如果一开始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可根据目录画思维导图的主干,再根据内容填充二级分支、三级分支;
3、平时多积累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添加在思维导图上面,更加生动;
4、不必局限为思维的严格标准,灵活运用,最后要的是能有助于学习。
再次推荐思维导图给大家,也许,你也用它来准备一次考试。欢迎大家和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