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好玩 脑洞大开的创意读后感,围观啦!

2018-11-23  本文已影响115人  初始图书俱乐部

读后感是我们小时候的“噩梦”,不管是假期读书,还是图书馆课都逃不掉,甚至连学校搞活动看个电影都要写观后感,至今想起来那种不好的感觉仍能体会。明明是喜欢读书的,却因为读后感产生抵触心理。 

读后感是每个孩子必须学习的一部分,如何让读后感为阅读助力,并提升孩子提取信息、整合内容的能力呢? 今天我们来推荐一款超级好玩,脑洞大开的创意读后感!

读书报告(Book Report)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它与书评相似,但存在一些重要差异。书评是对小说或非小说类书籍的重要说明,必须提供内容摘要、进行评价并表达个人意见,专业人士会在报纸,杂志,学术或科学期刊上发表。读书报告项目主要侧重于对作品内容进行总结、理解、分析,发表个人感受,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比较适合小学生和中学生。一般的读书报告主要包含这些内容:

plot summary 情节摘要(起因,经过,结果)

theme analysis 主题分析(时间,地点)

character analysis 人物分析(人物)

当然,还要包含图书的基本内容,包括标题,作者,出版社等。

读书报告和读后感都有三个共性的地方:1. 概括全文内容  2. 描述人物性格  3. 我的个人感受(我喜欢的部分等)。

但读书报告看上去比“读后感”更容易,因为它只是提取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并不需要进行段落安排。 对于没有太多结构意识的孩子要完成一篇完整的读后感是非常大的挑战,如果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则可以从读书报告入手,其内在的内容是一致的。

并且读书报告的呈现形式也更加多样,下面是一些创意的方式,会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会训练孩子的结构安排意识。

 1. 用衣架制作的读书报告 

衣架的结构感很强,最上面的主体部分就是书名,然后在下面悬挂三条线保持平衡,在线上悬挂读书报告的组成部分。

《神奇树屋》的读书报告

 2. 用汉堡图来制作图书报告 

汉堡的层次性很强,能够将读书报告的每个部分按顺序排列起来,这样除了缺少一点过渡语,基本上已经是完整的一篇读后感了。

这样有特色的读书报告也非常适合展示陈列,学生的成就感也会更强。

还可以利用海绵、卡纸、无纺布等材质的材料制作立体的汉堡图书报告。

3. 用冰淇淋图制作的读书报告

冰淇淋的创意和汉堡是相同的,但是冰淇淋并不比汉堡更好,是因为它的每一个球之间是并列关系,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安排顺序的时候会有些混乱。

4. 用匹萨图制作的读书报告

用匹萨能够很好地契合“多元”这个概念。 

5. 用翻翻书制作的读书报告

翻翻书粒粒之前就介绍过很多次,不仅读书报告可以用,很多内容都可以用翻翻书来呈现。

6. 用折叠卡制作的读书报告

这次的读书报告则是在尺寸上大大地超过折叠书,通常是用大的纸板箱制作而成,对于很多孩子,这是一个大的项目,完全可以做成一个项目课程。 

项目不仅仅是呈现一个作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制作者的个人展示,通过口语表达、作品展示、肢体语言来最终完成项目的呈现。

看到这里,我相信您看到的不仅仅是创意,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将这些想法和自己所读的书结合起来,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呈现一篇读书报告?我又将如何安排写作的思路和结构,完成对书的总结和分析?这些思考也都是读书报告带给孩子的思考,一旦这个过程通过不同形式呈现出来,训练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写作能力,还有想象力、创造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读书模板获取请扫下图微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