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游戏
窗外知了又开始高歌了,每每听到知了的叫声,总觉得特别亲切,这是一种夏天的味道。
小时候。一到中午大人们总爱睡觉,还要逼着我们这些小孩子跟他们一起睡觉。我们才不乐意,一开始佯装睡觉,跟着他们躺在草席上,听着外面知了的叫声,等他们入睡了,就一个个悄悄起身,蹑手蹑脚地走到院子里,开始我们自己的游戏。
儿时的游戏真的多,都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女生们的跳皮筋都是家常便饭了,跟着男生一起玩,就会更刺激些。追人游戏有“木头人”:一个人追,其它人跑,追到谁,就换谁追。期间,被追的人如果感觉自己快要被追上了,就喊“木头人”,然后定住,不许动,等待别人来搭救。算是我们那时的基本游戏,每天都会玩,小孩子爱跑来跑去,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个挺不错的游戏。后来有多了一个升级版“木头开花”:在原先的基础上,被追的喊“木头”就定住,追赶者就不能追他了,等追赶者没走几步,他又可以喊“开花”,自己解救自己继续跑,追赶者往往跑了很久都抓不到一个人,未免无聊。趣味性大大减少,但是由于这样对被追赶者有好处,被追的人多,很多人都喜欢玩这个来替代“木头人”。
就像最早的游戏机里面的“俄罗斯方块”,很早的时候,只能改变方向,不能改变形状,难度挺高的,总是完不了多久就game over了,后来开发者又研究出一种可以任意改变形状的升级版,里面不管哪个形状你都可以把他变成一个小方块,这样基本怎么玩都不会输,直到后来自己玩累了停下来,因为已经根本没有难度可言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还是很喜欢玩,可能胜利的满足感要大于困难带来的挑战感吧。或许这也是人的本性,总是喜欢走捷径。
其实儿时还有一款基础款游戏——“捉迷藏”。每个孩子都喜欢,尤其后来又出来升级版,但是这倒不是让游戏变简单,而是多了一个趣味性的功能。原先的捉迷藏只是一个人找,其余人藏。第一个找到的就当下一轮的找人者,全部都找到了,这个找人的就赢了。而后面出来的升级版,则是赋予了躲藏者一个功能,他可以趁找人者出去找人来到他的出发点,喊一声“胜利”,只要没被找人者发现,他就赢了,而且他还可以救一个被找到的人。如果胜利的人多,救的人多,可能下一轮依旧是这个找人者找人。这样就更刺激,更有挑战性了。可惜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会玩这些游戏了,这些游戏适合这种群居的孩子,跟邻居几个小孩子在院子里玩。现在很多人都住到商品房,独门独户,而且也没有院子,很少有机会会有孩子成群结伴玩游戏,更多的是电脑游戏。总觉得现在孩子的生活未免单调。
想想自己虽然是个女孩子,而且是大家眼中的“淑女”,儿时玩过的游戏可真不少。不说“木头人”、“捉迷藏”这些了,也不说“玩弹珠”、“纸牌人”这些,我常常跟着我表哥一起上山采蘑菇,下田捉泥鳅,跟着他一起踢足球什么的那都不是事儿。跟男生下棋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下午骑车回家看见男生骑得比我快还会暗自较劲,跟他比速度,他看我超过他了不服气,也加速,我们就这么你追我赶,最后还是我赢了。现在想想我也是挺厉害的,我应该长成女汉子型的,可是为什么小学毕业后我就走上了“淑女”这条不归路。我表哥听到人家说我很文静时,都差点没笑掉大牙。
这样的童年,再来一遍也是乐趣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