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
今日学到很重要的内容。
在我带领教研组的时候,在发挥自己本有能力的同时,注意自己能量的使用方式。我是那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不是那个没有就不行的人,每个组员都有她们的优点和擅长之处,要有这样的眼光,尽管学校的大体氛围是事情集中在几个能干的人手上,但是我不能因此而自己做事然后抱怨周围人不争气。事情的转变可能没那么快,但是我的能量使用要有觉知,我不去无意识地做那个“只有我,某某最能干”的评价者,把事情自己做了,让他们使劲来找我善后,我要充分使用信任的能量,打造共同语言,打造共同目标,打造大家有共同愿景的氛围。注意一个细节,以后在团队活动的时候,不要分外和某某一起活动,多和其他组员活动。朋友,组员,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不同能量。我是她们的组长,需要主事,同时,她们不是没我不行,我不是因为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帮助大家才有存在价值的那个人,我好,大家也好,是我们的共同存在方式。不要创造我特别重要,尤其是需要处理他们没做好的事情的时候特别重要的感觉和行为。上次表格信息做错了的情况,以后若再出现,就让她们自己修改。不要自己来做,然后还把修改好的东西发给大家,我会有优越感,认为自己更细致,更细心,但是有隐约的抱怨。对,她们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讲,或者批评,但是能量里包含慈悲,当然对一个人的做事能力判断也是需要的,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人,这种用人策略也是需要的,所以说,人性是复杂的,但是不要过于陷在复杂的人性里,在不同场合里使用不同的能量就好,对人的评价不要囿于一个小范围,小框架就行。眼光放宽阔,长远。真实表达也是很有必要的,上次做到了这一点,以后需要更宽广地考虑信任自己,信任别人,安全度,价值感的扩充。
同样的,在亲密关系里,忌把自己放在一个拯救者,道德制高点的位置,平等,尊重,信任,真实。我觉得我实践了很多的不做拯救者,不做那个无意识地把对方置于一个可怜的,辛苦的,艰难的,不被信任的位置上,很多时候我都在觉知自己是不是在做一个没我不行的角色,是不是在做一个拯救者的角色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或许我也是在好友身上看到了这一点,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把价值搭在对方身上,做真实的自己,关心对方,但不是对方稍不留意自己就很心慌,很没有存在感,价值感。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