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智涂鸦涂生活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2015-10-30  本文已影响741人  肖尧

   3岁多的一孩子来我这上涂鸦课,我给她一支蜡笔和有一张纸,她就开始很认真地“乱画”,没有出现形状,更别说内容了,就是一团糟,我却为此暗自欣喜。(如下图)

曾楠曦小朋友

  首先,我为孩子能有如此理解和重视孩子内在成长的父母欣喜。和他们接触,更多的是对我的支持和理解,没有过多要求与挑剔。他们给我宽松的环境,就如同给自己孩子的。

  在狮山,一些年轻的父母这个情况相对要好一些。至少在现代教育理念的介入之下,大家都知道了要等待孩子的“绘画敏感期”的到来。即便如此,一些家长看着其他的孩子一件件视觉图形客观具体,而且色彩艳丽的作品展现出来,心里还是会有一点点纠结的。

于是,家长遇到了问题,而孩子,则遇到了困扰。在全国,即便接受现代教育最早的家长,都难免不掉入让孩子寻找创意的陷阱。有部分家长,自己避免教给孩子图形,然后在幼儿园,老师也没有教过孩子图形,而孩子在3岁那么小的年龄画出人物,甚至两岁就画出了苹果的图形,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吗?

孩子涂鸦与心智成长

  其次,孩子5岁之前的学习模式主要是感官,如果同样是3岁多的两个孩子,一个画出了人物的图形,而另外一个还只是简单的线条,这是否说明画出人物的孩子有天赋呢?我认为不是。

    涂鸦的一般发展基本上3岁之前就是感受肢体动作,3岁半前后到4岁会跟视觉影像结合起来。感受肢体动作的涂鸦,纯粹为了实验自己身体的各种节奏和力量,敲打、涂抹、折断、抓握等动作都会体现在涂鸦行为上,看着自己的手臂,使劲用蜡笔压在纸张上向上推动、不断用蜡笔绕圈,加快速度或者放缓节奏,或者跳跃或者停顿。孩子画海浪,手与心都是海浪,自己的身体也是海浪,在自己想象把海浪移植到自己身上,幻化成海浪,手是笔,笔是延长的手,手臂加上延长的笔,就是一个个翻滚的浪,要么跑步、开车、打仗……多数都以动态的体验和变化为主要的表达重点。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涂鸦,基本是语言和身体动作同步表达,这是一个自我与外界联合体验的过程。我一直认为4岁之前的涂鸦是最为珍贵的,它的焦点几乎完全在自身体验上。

      当孩子的涂鸦跟感官连接的时候,实验也是最主要的方式。而实验,主要的是没有预期,只期待变化。许多孩子,不喜欢画画,原因是他使用感官方式多于逻辑方式,因此被标准所累。在画客观形状的领域,他经常是被指责的,而在涂鸦实验方面,他们却是一等一的高手。在我的工作室,这样的孩子很多很多。折断蜡笔,撕掉包蜡笔的纸张,几只蜡笔一起画……甚至部分孩子根本就不画,我把纸放在面前,画着画着就变成了孩子的实验,用棉签,胶水和颜料反复在纸张上涂抹,时而浓厚的颜料滴到纸张上,然后加上胶水,再折叠纸,打开……如此反复。而对于许多看重客观图形的孩子,实验就可能会难一些,因为他们经常会期待一个可以辨认的结果,一些孩子则会在不被人注意的时候,偷偷去做类似的实验。

蒙田的孩子用泥巴实验

    我想,大家一定遇到过,自己的孩子完成一个涂鸦之后,妈妈去问“你做的是什么?”孩子回答“我不知道”的经历。为什么,为什么孩子会回答不知道。答案是,他的确不知道。我们的问题是“是什么”,这是相当逻辑化的指向。而孩子的目的则是感受和平衡,跟“是什么”沾不上边,所以,他会回答“不知道。”

     当孩子在涂鸦当中使用感觉,而他无法描述感觉、只能体验感觉的时候,假如我们去倾听孩子,就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扰。当第一次问“是什么”,没有关系。第二次、第三次再问,暗示产生了。下一次,孩子没有开始之前就想“我今天要做什么……”这是很大的损失,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跟自己的感官体验分离了,所有的身体体验和感官挖掘都变成了逻辑思考。

  而作为成人,我们要协助孩子的成长,与孩子的天性合作,而不是抗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