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动机&内在动机
以下是百度的解释:
内在动机(或内在激励):任务本身的兴趣或愉悦带来的动机。存在于个体内部而非依赖于任何外部力量的驱动,是个体发自内心对于该项事物感到有兴趣,并认为能借由做这件事达成满足感与获得刺激。
外在动机(或外在激励):完成这项任务是为了取得外部收入跟激励,这种动机常常与内在动机相抵触。外在动机来源于个体的外部。通常的外在动机如金钱、分数、强迫、惩罚等。
很早就想写这个话题了。
大部分学习的人都是因为外在动机,为了未来有一个好工作、好收入,遇到好的人。我一度也这么认为过、努力过,但却发现为之努力的东西反而变成自己痛苦的根源,发现成绩更好的人人品不如成绩一般的人。这种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人的期许被打破了,幻想破灭了。很有幻灭的感觉。其实本来这种期许就是毫无道理的。成绩好≠人品好 本来就是如此。
于是便不愿意因为这个而努力了。也就是说,我没有什么外在动机了。我对那些外在的、对那些人,不屑一顾。
真正热爱学习、热爱一门学科的人还是少数。高一时听语文、英语课就是享受,不觉得累;初中时上数学课也是享受。但这样的课毕竟是少数。当外在与内在动机都缺乏的话,就会走向厌学。
高三一年实在是效率太低而又折磨人的一年。
下面引用知乎大佬(zzkwssssssss)的一段话+(我的想法)
学生的入学资格由每科的应试成绩决定
这之中有两个关键,一是每科,二是应试
而学生未来的大学意愿方向一般却只涉及一到两个高中学科
别跟我说其他大学不涉及的学科以后有用这种话,非文学范畴的论文别人都只关心你的观点和逻辑对不对,你用些比喻象征的写作手法别人直接不想看了,大四写论文也有专门的人教你写了,有一整套规矩。日常生活常识初中完全够用,我就想问文字专业的人谁还用得着高中数学。
大部分为增加入学资格非兴趣所向大学专业毛都不涉及的学习说白了是教育的无用功
(这段话说的真的太对了。为一个不喜欢、且将来用不到的东西付出那么多,我只觉得无趣、浪费时间,耽误我发展兴趣爱好。)
从宏观教育上来讲这些东西直接拉低了教育效率。也是每个国家的教育或多或少有的东西
再来讲讲应试
第一,试题不趋向于反映学生真实能力。理科90分与100分差距有多大,在不同卷子下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物理竞赛题,每题十分,难度差异分层,学生时间充足,没有坑题,只要会就能对,那二者就是层次上的差别。那如果是物理高考题呢,据我所知我这个地方的高考试卷大部分优生是能做的起最难的那几道题的。我以前也是个物理优生考过100分但只要考试稍不注意就会考88,89这种,考试分数很大程度取决于我的临考状态,于是我的班主任教育我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作为好学生的我虚心接受了
但是,一个好的考试不应是在包容学生各种意外后仍能将学生学习程度精准分层吗,考试要度量的是我的学习程度而非我的考试状态,就算考试状态确实影响考试成绩,它也应把考试状态的影响降到力所能及的最低才对,为什么还要出这么多细节题坑题呢
(确实,考试状态真的太影响分数了。至少能影响到20 分左右。平时很烂的成绩,高考说不定就能上名校;平时还可以的成绩,高考却灰头土脸。我们的能力和别人相差有多大?没多大。发挥、运气的问题。)
第二,考试范围限制学生能力。高二和高三的学生能力有多大差别。就我认知而言,我们学校其实在高二就学完了所有课程,我也相信我们那个地方大部分学校都是这样,剩下的高三一年我考了十二次月考,以及数不清的周考,模拟卷。知识点复习到吐,这才是大型恶性内卷现场。每个学校明知对学生能力没有提升,依旧为了成绩提高,压榨学生的极限。
(这真的太真实了。一方面看起来学校狠抓学生,其实另一方面毫无效率可言。用最多的时间,最最苦、最没用的事,这就是我如此厌恶高三的原因。如果对成绩真有提高,那也罢了。但实际上我所有的提高,基本都与学校的复习无关,都是自学的结果。所以,我不喜欢高三,我讨厌这段时光。它对我的人生没有任何作用。我只感受到无比强烈的限制,限制我身体的自由、限制我思想的自由。在我眼里,学校如同监狱。)
高二结束我想接着学大学的内容不去学校强制的暑假课程,我就被老师和家长做了数不清的思想工作。我依然记得我妈那天下班回家看我在看物理大学教材,直接骂着我冲过来撕掉那种与乖学生那种以前温和态度强烈的反差,那种感觉真的又抑郁又恶心,我的兴趣所向,我未来真正想干什干么,真没高考成绩重要。
(确实,家长和学校的这种做法,简直是本末倒置。)
正因种种原因拉低教育效率,过度内卷又限制了课外时间,又不重视学生课外兴趣引导,导致更多学生对未来没有方向,又缺乏真正的能力,导致大学难以继续培养
一个好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我不想完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只想做喜欢的事,在这些事的领域上获得成就。
我不想到了年纪就结婚、不喜欢婚礼,不想要孩子,只想实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抱歉,我想让我的人生多姿多彩。
我不想挣那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欲望,只想好友相知,只想自由潇洒、永不违心。
物质很好、很美、很贵,但我不是必须拥有。我只想拥有人生的奇妙经历,拥有真诚相待的友情,了解有趣动人的江湖故事。
希望简书可以让字体不一样颜色
这样编辑太累了
(针对后面引用+感想这一段)
加粗的是我认为的重点、金句
斜体是我自己的想法
如果用两个颜色就不会看得这么累了
一点小想法 小建议
最后放一张美图冲淡一下压抑的心情
与文章无关|ω・)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