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TED演讲吸引听众的三个秘密,收藏!
相信大多数了解演讲喜欢演讲的伙伴们都会看过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这个会议的宗旨是"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创意"。TED经常会邀请很多各行业的精英分享最有趣的话题,学习演讲的小伙伴更是会把 TED 演讲作为演讲的标杆。一般来说每个嘉宾的演讲是 18 分钟,如何让听众在 18 分钟内理解他们要表达的专业知识,是每一个 TED 演讲者面临的挑战。经过观察,TED 演讲者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人分三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不同类型的人,对外界信息接收的主要载体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主要通过视觉,即眼睛看到的事物来判断并获取信息;有的人是通过听过,即耳朵听到的事物来判断并获取信息;而有的人则是通过内在感受到的感觉或体验来判断并获取信息。因此,面对不同的听众群体,当你学会针对性利用这三种呈现方式,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这个秘诀的有效原因在于,除了枯燥的演讲内容,大脑会注意有趣的事物,想象一下,除了演讲,你还看到了令人着迷的图像,引人入胜的视频,魅力无穷的道具,听到了抑扬顿挫的声调,你还会感到无趣吗?如果只是枯燥的讲道理,是无法满足这三种听众的。细心的你会发现TED 演讲者就会经常用这三种方式,这就是他们的演讲为什么会特别容易吸引人的原因。
image(1)视觉型呈现
视觉型的人喜欢通过眼睛看信息,在我们的演讲里要考虑到这些听众。所以演讲的幻灯片尽量多放图片,少放文字。科学家实验表明,听到的信息,我们三天后可能只记得 10%。如果听的同时还能看到一张图片,我们三天后能记住的信息量会飙升到 65%。也就是说,一张图片能帮你多记住 5 倍的信息。苹果前总裁乔布斯的幻灯片就是非常的视觉化,一张全屏的图片上面经常只写一个数字或者一句话,视觉化的冲击力非常大,后来锤子手机的罗永浩和逻辑思维的罗振宇在演讲里也是采用乔布斯这种惜字如金的风格。
除了用幻灯片展示图片,还有一个重要的视觉技巧,就是道具。举个例子:有个叫阿曼达的摇滚歌手,她在 TED 上做了一个演讲,上传到网上仅一周的时间,点击量就突破了一万次。她就是用一种新颖的方式道具开场的。
开场的时候,阿曼达走上舞台,把一个箱子放在地板上,什么都没说就站了上去。就这样定格了几秒钟,才开始演讲:
我不是一直靠音乐谋生。我毕业于一所声誉还不错的大学,5 年来,我白天的工作是扮演一个活体雕塑。有一天我把全身涂成白色,站在盒子上,脚边放一顶帽子或一个罐子,如果有路过的人向里面投钱,我就献给他们一朵花,用热情的目光看着他们。如果他们没有收下花,我会表现出伤心和充满渴望的样子,目送他们走远。
在阿曼达演讲的前三分钟,她一直站在箱子上,回忆那段经历,听众也可以通过她站在箱子上的样子,去感同身受阿曼达经历过的街头艺人的心酸画面。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道具让她的演讲显得与众不同。
另外一位瑞典的视觉大师汉斯在他的 TED 演讲里做了一个关于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人口的区别,为了形象的展示人口的差别,汉斯没有用 PPT,而是特意在舞台上放了一个桌子,然后掏出一些大塑料箱子,放在桌上,叠起来高低不同的两堆,矮的一堆,代表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高的一堆,代表不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比起抽象的数字,这种直观的道具可以瞬间让数字形象化。
所以如果你在做演讲的时候,特别是在解释一些抽象复杂的事物时,可以用图片或者一个道具来给视觉型听众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
image(2)听觉型呈现
除了展示图片道具,我们其实可以用语言技巧去引发听众的听觉,在他们的大脑中建立一个画面。在 2009 年的 TED 大会上,演讲者陈珍分享了一个产品,这是一个可以挽救无数早产儿生命的早产保育器。她的演讲是这样开场的:请大家闭上眼睛,伸出双手,想象一下你们手上可以放些什么:一颗苹果,还是一个钱包,如果放一个小生命呢?
在这个演讲里,陈珍在一开始用了想像这两个字,这个词仿佛像一个给大脑的指令,让听众在脑中开始构建一幅双手捧婴儿的画面。我们做任何的演讲,都可以用想象去把枯燥的信息转化成生动的画面。如果要做一个关于演讲恐惧症的话题,那么在一开场,可以这样说去引发听众对演讲恐惧的想象:想象一下,你被邀请去做一个演讲,当你到了现场,发现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而底下居然密密麻麻坐了有五百多人,这里面有专家,学者,企业的CEO,而你上台后,你发现所有的听众都在专注地看着你的时候,这时候,你的感觉如何?怎么样?是否对演讲恐惧的画面感更加清晰了。所以,用想象这个词去让听觉型的人在大脑产生画面。
image(3)感受型呈现
第三种是感受型的听众,相对于视觉和听觉的听众,他们会更喜欢体验的感觉,他们对感受这个词会很敏感。斯坦福大学儿童医院的负责人艾略特在 TED 做了一个关于疼痛的演讲,一开场,艾略特先用感受的方式让听众知道患上疼痛会有什么感受。他是这样说的:
想象一下,如果我用这根羽毛轻轻触摸你胳膊的感觉,说着,他拿着一根黄色羽毛轻轻地在他自己的左臂上抚摸了几下。现在,再想象一下,如果我把羽毛换成这个,你会有什么感觉?接着他打开了一个灼热的喷灯,把胳膊靠了过去,观众尴尬的笑了,因为他们都知道那是什么感觉。艾略特接着问大家:这和慢性疼痛有什么关联?如果我用这根羽毛轻抚你,结果你却有炽热感,想想看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这就是慢性疼痛患者的感受。再想想更糟糕的情况,我用这根羽毛轻抚你孩子的胳膊,但他们却感觉我用的是这个灼热的喷灯。
艾略特用羽毛触摸胳膊的方法,让感受型听众体会到了疼痛患者的感觉,这就是演讲中应用感受的功能。我们在做产品介绍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用感受的方式去让听众现场体会产品的魅力。比如乔布斯在首次发布苹果超薄笔记本 Macbook air 的时候会在大屏幕上打出一个大大的黄色信封的画面,然后在听众的期待下,他从讲台底下拿出一个真的信封,慢慢的从里面掏出了超薄的苹果笔记本,然后用双手托着电脑,从侧面展示它的轻薄。这个从信封里面掏出笔记本的动作,其实就是引发听众的感受。我们在介绍产品的时候,也可以如法炮制,比如一瓶矿泉水的介绍,可以用一个喝水的动作加上喝完后很舒服的动作来引发感受型听众的体验,又比如一个剃须刀的介绍可以用一个刮脸的动作以及刮完后很舒服的动作来引发感受型听众的体验。
以上就是 TED 演讲中比较常见的三种技巧。因此,在这里建议大家以后准备演讲前也要考虑这三种方式,在演讲的时候可以去问自己:我的演讲如何引发听众的视觉,听觉和感受。这样,就可以牢牢的吸引住你的听众。
总结一下这三种方法:视觉型呈现,听觉型呈现,感受型呈现。记得运用起来噢!
image“岁月”并不在于科学意义上的时间的短长,而是在于你在每一次经历中都灿烂地释放。从现在开始,学会演讲,认真生活。如果你不仅仅想成为一个真正会演讲,讲话能走进他人内心的人,同时希望成为一个善于深入思考,能快速捕捉到事物本质的人,来这里学演讲吧!
你可以参加线上《口才就是生产力》21天口才特训营,
也可以参加线下《全息演说智慧》3天2夜强化班,五一开课。
如果你有条件,建议这两个课程同时参加,线上课程的练习让演讲融入你的生活变成你的习惯,而线下课程帮助你深度突破,更彻底的打开自己。
如果你做了提升和改变自己的决定,建议第一时间加郑老师微信办理报名手续,因为每一期课程都会有名额限制,我们只求质,不求量。
新名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