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向上生活故事研究▪性▪学习

一千个读者真的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真得好好考虑一下

2016-04-13  本文已影响887人  叫我大王好了啊

一、你是否在过度解读


央视焦点访谈:《奔跑吧兄弟》公益行动 荧屏内外都暖人心-高清观看-腾讯视频

这是最近在焦点访谈播出的《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片段,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焦点访谈竟然播综艺节目了,而是视频里几个小学生在采访时说的几句话:

“我刚才在和王祖蓝剪刀石头布的时候,第二次我剪赢了他,这个经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着急,要冷静观察”;

“王祖蓝以为只能跳两三米,(结果跳了很远,让我感觉到)人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经常一起完成任务,让我感觉到了团结就是力量”。

本来小小年纪却总是想着从一些事情当中学到一些可能自己根本没有真正领悟的大道理。

这让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高中时候有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课文,里面有个细节是刘姥姥在大观园吃饭,吃了一口茄子结果尝不出茄子的味道,原来这个菜是用了鸡肉、干果、鸡汤、香油等等等等原料来配它,已经没有了原先茄子的味道,原文说的是贵族生活的不近情理的奢侈以及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巨大。

当时的语文老师意味深长地解释说,茄子都没有了茄子的味道,曹雪芹的这个细节意在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已经无法让人们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的生活着,整个社会都是一种病态的社会。

还有一个我们常见的例子——“有一种毛竹,4年只长了3cm,但是5年以后,每天以30cm的速度生长着,只用了6周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即使拼了命的努力却看不到成果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坚持到底的人们,他们不是不在生长,而是在扎根,等到时机成熟便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也许你现在做的事情看不到成果,但是不要害怕,你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

人们往往喜欢从自己所见所闻中归纳出一些道理,但是很多时候却是在过度解读它们。

这种常见的过度解读的最大问题是,也许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从“A”推出“B”的逻辑是完全错误的。

从剪刀石头布赢了就能学会冷静观察?从毛竹4年长了3cm,6周长成竹林就能推出你没有成绩是因为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这种逻辑完全没有道理,也不会对自己带来质的提高。

二、语文老师的辩驳

“原文:“窗帘是蓝色的。”

语文老师:“蓝颜色象征着作者强烈的被压迫和被束缚的抑郁的思想感情”;

原作者:“窗帘真TM是蓝色的”

这是我们小时候语文课上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我们很多人肯定会想这明显就是过度解读原文了嘛,但是一篇名为《为什么语文老师会问“为什么窗帘是蓝色的?”》的文章中,作者是这么解释的:

出考题和答案的思路不是以百分百正确解读那篇阅读为重,而是以检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为重。

作者写出了作品,从而创造了作品的意义,决定了作品的一切,这种观念被称为“作者中心论”。作者中心论的逻辑里有一个公式在暗中主导一切:作者原意=作品意义=读者发掘的意义。

读者在阅读中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会充分调动自己的能动性、想象力、体验力和感悟力,从作品中领悟出意想不到的意义来。”而每位读者的阅历、想象力、感悟力的不同,势必造成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中国古人说“诗无达诂”(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六经注我”(陆九渊《语录》),西方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是在肯定读者的主观感受的合理性。

作者洋洋洒洒写了很长的一篇文章,其实想表达的是:首先,我们出这类题目不是以正确解读内容为主,而是为了检验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再者,对一篇作品来说,读者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权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读者感悟力不同势必会有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

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但是,但是它最大的漏洞在于——每位读者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然而语文课上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老师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却又用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们的自主分析能力!


三、个性化解读VS过度解读

知乎上有人提问说,为什么《董小姐》里一句「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会引起如此强烈共鸣?

后面的回答各式各样:

1、表达了作者对野生马类灭绝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草原日益荒漠化的历史反思。

2、「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这句话所隐喻的可以是任何一个「心向往某件事物却求之而不得」的人的心声。

3、愛上一個姑娘,想結婚的念頭微微一動,發現自己沒房沒車。

4、对某一个人倾注了所有的爱,她就会变得完美,在她面前会自惭形秽,担心自己不能给她幸福。

5、其实我觉得野马=放纵不羁爱自由,草原=强大有包容的内心~同理陈升的风筝。

这时,原作词人宋冬野现身回答:“想多了各位。。我就是那么比喻了一下。。。”

这一回答现在已经有三万多赞,下面评论纷纷表示“打脸”、“这感觉好似李清照突然跳出来大笑现代课本和老师们的自作多情”、“我就觉得语文课文那些七七八八的寓意也是编的”等等等等。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题目问的是为什么歌词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而不是说作词人写歌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正如前面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对作品不同的解读,每个人的解读都是正确的,因为这本身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与其说我们在对它“过度解读”,不如说我们在做的是“个性化解读”。

但同时我们还应该问自己的是,真的能从A推导出B来吗?这在逻辑上真的成立吗?


科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