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真正对你好的人,往往最沉默?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有一次他上山砍柴,无意得到一块璞玉。于是他把这块玉献给楚厉王,结果厉王手下的玉石匠粗略一看,说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前来献玉。武王又命玉石匠查看,玉石匠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血来。
文王得知后派人来询问,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果真是稀世之玉,就把它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为何历经三代君王,让发现者付出被砍掉双脚的代价,才最终得以被世人所识?因为它“被褐怀玉”,外表朴素而内在丰华,但世人看重的却只是外表。
所以《道德经》也说:“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漂亮话没有人不爱听,恭敬做作的行为大家都喜欢,所谓“礼多人不怪”嘛!但是礼多的人,说漂亮话的人,是真心崇敬你,真心和你感情好吗?
礼,庄子把它形容为胶水,用来粘合关系的,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呢?关系破裂的人,关系没那么好的人,相处起来才会拘谨多礼,互相说好听的话,互相说奉承的话。而父子亲人之间,就会相处得很随意,因为他们内在的感情很丰厚,并不需要这些外在的形式来做补充。
《韩非子》说:“依靠外在形貌来表达情感的,这种情感就是恶的;根据外在修饰来阐明本质的,这种本质就是糟的。和氏壁,不用五彩修饰;隋侯珠,不用金银修饰。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事物等待修饰然后流行的,它的本质不美。”
所以真正感情很好的人相处,反而没有那么多话,没有那么多讲究。而那些成天跟你说好话的人,基本都是想和你拉近距离的人,并且还是不怎么愿意为你付出成本的人。因为语言,从本质上来说,它是最廉价的东西。
话,想怎么说怎么说,怎么好听怎么说,谁都可以说。但是真话与假话有区别,承诺的话与应付的话有区别。古人也有“一诺千金”的说法,为什么人家说的话就值钱,因为他的话不是轻飘飘的,不是虚伪的空话,而是伴随着行动的,是有诚信在内的。
“轻诺必寡信”,轻易就给别人许下承诺,结果往往很难做到,因为对自己的语言太过随意了,并不珍视。而珍视自己语言的人,不会轻易许诺,不会轻易口若悬河地夸夸其谈,不会成天花言巧语说些漂亮话,而是大多数的时候,沉默着。
因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话、大实话,由于没有被细心的修饰过、矫正过,所以说起来往往不中听。而那些被刻意修饰过的好听话,听起来很舒服,但往往不真实。真正对你好的人,不会和你讲假话,但真话常常又不中听,于是只好保持沉默。
其实我更喜欢沉默的人,因为他们很少说话,故而说出来的话,更有价值。而那些成天关不住嘴的人,语言喋喋不休地被他们说出来,就像烂大街的便宜货一样,太过廉价。
沉默的人,往往有更加丰富的内在,因为他们懂得闭口,懂得不言,懂得安静。“希言自然”,只有脱离语言层面的接触与交往,才是真正回归到了本质:以心相印,以诚相待。
君子之交,寡淡如水。没添加剂,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食之养人。关于说好话与听好话,多说话与少说话,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